栝萎的種植,選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溝道配套的稻田種植。冬春整地前,每畝施有機廄肥1500kg,復合肥60g,過磷酸鈣30kg。播種前15—20天,每畝撒施75%棉隆可濕性粉劑1.5kg,進行土壤消毒,以防治根線蟲與其他地下害蟲。3月17日播種,4月10日出苗。
播種繁殖主要以塊根切塊繁殖為主。選用2—3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直徑3—5cm粗、斷面白色新鮮的塊根,切成6~lOcm的小段。注意多選用雌株的根,雌雄塊根適當搭配,以利花期授粉。斷面有橫筋的老根不宜作種。按行株1.5~2m,株距30cm,挖直徑20cm,深10~12cm的穴,將切好的種根平放入穴內,覆細土6cm稍壓實,再培土6~lOcm,成小土堆狀。1月內出苗。
出苗後管理:
一是搭棚攀援。當莖生長到30cm左右時,去掉多餘莖蔓,每株只留2-3個粗壯主蔓,培養開花結果早的側蔓,再在竹竿等物搭成的棚架上牽行攀援生長,棚高1.5m左右,寬2m左右,長不限。
二是看苗施肥。最好以有機肥為主,6月上旬,在距根lOcm處挖溝追施人畜糞餅肥、磷肥或復合肥。遇乾旱,施後適時澆水,並經常松土除草。
三是病蟲防治。守瓜以越冬成蟲在苗期危害葉片,以幼蟲危害側根和主根,最後使瓜籐枯死;有群聚性,可在清晨捕捉成蟲,也可用25%敵百蟲粉劑露水未乾時噴粉,或在守瓜產卵期噴90%敵百蟲稀兌水液噴用。
四是人工授粉。栝萎花單性,雌雄異株,雄株較少,自然結實率較低,輔之人工授粉,能大幅度提高產量。人工授粉可用抹粉法。用消毒過的毛筆將雄蕊花粉收集於培養皿內,然後用毛筆蘸上花粉逐朵抹到雌花柱頭上。最好的辦法在播種前就要注意塊根搭配,多栽雄株,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收穫:
五牧村栝萎示範種植基地,農本投資為11000元,其中種子3600元,棚竹3700元,鐵絲等1000元,雇工800元,農業稅520元,今年投入800元;收塊莖1400kg,籽40kg(每kg籽16元),總收入9600元,接近農本投資,第二年大量挖取,可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