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別 真偽天麻的鑒別方法 天麻性味甘,平,歸肝經;具有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的功能;用於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頭痛眩暈、手足不遂、肢體麻木、風濕痺痛等症;下面介紹天麻真偽鑒別的方... 2016年03月18日 閱讀 1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補骨脂種植技術 一、概述 別名黑故子、故子、破故紙、蘭莧、胡韭子。 為豆科植物補骨脂(Psoralea cory lifolia L.), 以果實入藥。性味功能: 辛、苦、大溫、溫... 2016年03月18日 閱讀 24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多花野牡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雲南中草藥選》:消食,收斂,止血,祛瘀消腫。治消化不良,腸炎,腹瀉,痢疾,肝炎,刀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研末... 2016年03月18日 閱讀 19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炮彈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風濕痺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骨折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浸酒。外用:鮮葉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6年03月18日 閱讀 24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櫧子皮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1《本草拾遺》:煮取汁,與產婦飲之,止血。 2《日用本草》:嫩葉貼臁瘡,一日三換良。 摘錄 《*辭典》 2016年03月18日 閱讀 22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香蒲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潮濕環境。以選擇向陽、肥沃的池塘邊或淺水處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用分株繁殖。3-4月,挖起蒲黃發新芽的根莖,分成單株,每株帶有一段根莖或... 2016年03月18日 閱讀 28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卵葉貝母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滋陰養胃,生津,除煩,止渴。治熱病傷津,病後虛弱,結核病潮熱,盜汗,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慾不振,遺精,腰酸無力,痔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 2016年03月18日 閱讀 18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筋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風濕痺痛;腰痛;胃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 2016年03月18日 閱讀 26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炮製 半夏的采收與加工 當秋季地上部枯萎,開始采收,用塊莖和珠莖繁殖,在當年或第二年采收,種子需3~4年才采收,用三齒或二齒耙挖畦土,收塊莖,大的作藥用,小的作繁殖材料。作藥用的在內堆放1... 2016年03月18日 閱讀 23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紅蓮子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散瘀解毒。主吐血;咯血;便血;跌打損傷;結膜炎;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03月18日 閱讀 13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