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煎服 不同劑型 服藥喝水有講究 治療疾病時,口服給藥最常見。口服藥有多種劑型,送服時需要的水量也不盡相同。 中藥沖劑:150~200毫升水 沖劑,顧名思義就是衝著喝的藥劑,那麼,用多少水沖服才合適... 2016年02月02日 閱讀 20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製劑 中藥製劑–流浸膏劑 流浸膏劑系指用適宜的溶媒浸出藥材的有效成分後,蒸去部分溶媒,調整濃度至規定的標準而製成的液體浸出制劑。除另有規定外,流浸膏劑每1ml相當於原藥材1g標準。若以水為溶... 2016年02月02日 閱讀 21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 金銀花的功效: 疏熱散邪作用,對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身熱頭痛、心煩少寐、神昏舌絳、咽干口燥等有一定作用。 涼血止痢作用,對熱毒痢疾、下痢膿血、濕溫阻喉、咽喉腫痛等有... 2016年02月02日 閱讀 21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石螃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祛風除濕。主赤白痢疾;無名腫毒;跌打瘀腫;風濕痺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新... 2016年02月02日 閱讀 25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知母栽培技術 一、概述 別名蒜瓣子草、羊鬍子根、地參。 為百合科知母屬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的根狀莖。性味功能:苦、寒、清熱除... 2016年02月02日 閱讀 29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白飯樹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濕;清濕熱;化瘀止痛。主濕痺痛;濕熱帶下;濕疹瘙癢;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入酒劑。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 《南寧市... 2016年02月02日 閱讀 17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荷蘭豆的功效與作用 荷蘭豆的功效與作用 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益中氣、止瀉痢、調營衛、利小便、消癰腫、解乳石毒之功效。對於腳氣、癰腫、乳汁不通、脾胃不適、呃逆嘔吐、心腹脹痛、口渴... 2016年02月01日 閱讀 18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厚樸的鑒別方法 厚樸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燥濕導滯、下氣除滿的功能。用於脘腹滿痛、食積氣滯、腹瀉痢疾、氣逆喘咳等病症。 來源 為木蘭科植物厚... 2016年02月01日 閱讀 24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栗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果實:滋陰補腎。主治腎虛腰痛。每服2~4兩。 花序:止瀉。主治腹瀉,紅白痢疾,久瀉不止,小兒消化不良。瘰疬癭瘤。 殼斗:治丹毒、紅腫。 樹皮:主治瘡毒... 2016年02月01日 閱讀 17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