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藥之白豆蔻 中藥基礎

理氣藥之白豆蔻

白豆蔻味辛,性溫,屬理氣藥。白豆蔻是常用的行氣,化濕,健胃,止嘔藥。能宣散肺中滯氣,溫行胃中寒氣,燥化脾經濕氣。適用於脾胃虛寒、濕郁或氣滯而導致的消化不良,嘔吐反胃...
閱讀全文

中藥材選留種子正當時 中藥種貯

中藥材選留種子正當時

產地藥農從中藥材種植生產中發現,由於多年種植同一個品種藥材,有的藥種品種在產量、質量以及抗病蟲害、抗旱抗澇等方面都有退化的跡象。適時選擇具有優良性狀的單株或群體,並...
閱讀全文
   
中藥千年健詳細介紹 中藥基礎

中藥千年健詳細介紹

千年健味辛、甘、苦,性溫。有壯筋骨、祛風氣的作用,適用於老年人筋骨無力、手足麻木等症。對於青壯年人風濕疼痛、手足拘攣、筋骨屈伸不利等症,也常隨證選用。老年人可配合熟...
閱讀全文

「察煙觀色」炒制炭藥 中藥種貯

「察煙觀色」炒制炭藥

中藥飲片經炒炭後治療疾病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從《五十二病方》收載的血余炭,《金匱要略方論》中的王不留行、桑根皮「燒灰存性」,至《本草綱目拾遺》時已增至70多種,而且又...
閱讀全文

黎辣根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基礎

黎辣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殺蟲利濕。主疥瘡;頑癬;瘡癤;濕疹;蕁麻疹;癩痢頭;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行之有效量,煎水熏洗;或搗敷;或研末調敷;或磨醋擦患處。內服:煎...
閱讀全文

紅辣樹根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基礎

紅辣樹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1《廣西中藥志》:外用消腫,治局部紅腫。又降血壓。 2《廣西本草選編》:清熱解毒,截瘧,消腫止痛。治瘧疾,感冒發熱,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腔炎。 用法用量...
閱讀全文

崖姜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基礎

崖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用於風濕疼痛,跌打損傷,骨折,中耳炎。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曬乾研粉吹入耳內,或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