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野核桃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潤腸通便;殺蟲;斂瘡。主腸燥便秘;蟲積腹痛;疥癬;凍瘡;狐臭。 【用法用量】內服:3-5ml,溫開水送。外用:適量,塗搽。 【摘錄】《中華本草》 2018年02月03日 閱讀 9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護心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1《分類草藥性》:養血調經。 2《四川中藥志》:行氣調經。治婦女月經痛及經行愆期,或一月二至三次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4~1兩;或研末。 附方 ... 2018年02月03日 閱讀 7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天南星栽培技術 天南星別名南星、白南星、掌葉半夏、虎掌南星、異葉天南星、一把傘等。習性喜濕潤、疏鬆、肥沃的土壤和環境。天南星喜水肥。其塊莖不耐凍,但由種於萌發的當年實生苗,第1年幼... 2018年02月03日 閱讀 1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本經》附子功效釋義 附子為《本經》下品。原文:味辛溫。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痿躄、拘攣、膝痛不能行走。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加工品。《本經》雲其辛溫,與... 2018年02月02日 閱讀 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鵝掌楸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驅風除濕,強筋壯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或泡酒服。 附方 1治痿症(肌肉萎緒):鵝掌楸根、大血籐各一兩,茜草根、一口血各三錢,豇豆、木通... 2018年02月02日 閱讀 8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光葉巴豆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通經活血;截瘧。主外傷腫痛;骨折;瘧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8年02月02日 閱讀 14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砂仁種植技術 一、選地整地 育苗地宜選蔭蔽條件良好,排灌方便的新墾地,以濕潤、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為佳。移植地:山區宜選山谷溪溝旁兩側的常綠林地,坡向朝南或東南為好;平原宜選有排... 2018年02月02日 閱讀 13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打米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表;行氣;活血;解毒。主感冒風寒;食滯腹脹;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8年02月02日 閱讀 8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