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綠南星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解毒散結。主勞傷咳嗽;疥癬;癰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4.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年09月11日 閱讀 9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野芫荽栽培技術 一、栽培方式 野芫荽以分株繁殖為主,可在生長良好的田塊選擇小苗種植。也可於3-10月播種,但苗期較長,一般需80天左右。可群體種植,株行距為30厘米×50厘米,也可... 2017年09月11日 閱讀 9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寒水石的鑒別方法 寒水石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原名凝水石。具有清熱降火、除煩止渴的功能。用於壯熱煩渴、口乾舌燥、牙痛、小便不利等病症。商品主要分兩大類:全國大部分地區用... 2017年09月11日 閱讀 8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沼澤念珠藻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明目;收斂益氣。主目赤腫痛;水火燙傷;久痢;脫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2017年09月11日 閱讀 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小葉三點金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健脾利濕,止咳平喘,解毒消腫。用於小兒疳積,黃疸,痢疾,咳嗽,哮喘,支氣管炎;外用治毒蛇咬傷,癰瘡潰爛,漆瘡,痔瘡。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 2017年09月11日 閱讀 9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藥農要注意半夏塊莖腐爛病 發病原因 半夏生長到了8~10月份,也就是進入了霉雨季節,早春種植的半夏形成的二代、三代、四代珠芽和夏季栽培的半夏形成的一代、二代珠芽迅速膨大,形成了塊莖,栽培時做... 2017年09月11日 閱讀 8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毛連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鎮靜。用於癰腫瘡毒,目赤腫痛,嘔吐瀉痢,心悸不眠,癲癇。 【用法用量】2~3錢,外用適量,研粉調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2017年09月11日 閱讀 4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金雞豇豆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健脾理濕,行氣,散瘀,止痛。治洩瀉,痢疾,胃痛,脅痛,風濕疼痛,月經不調,瘡癰,骨折。 1《雲南中草藥選》:消炎,止痛,活血,散瘀。治風濕骨痛,月經不... 2017年09月10日 閱讀 12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東方烏毛蕨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癰腫瘡癤。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野生藥植圖說》:搗敷腫痛,可消腫、拔毒、生肌。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2017年09月10日 閱讀 7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熊筋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強筋骨。主風濕痺痛筋骨;痿弱。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30-60g;或浸酒。 【各家論述】《本經逢原》:壯筋強力,與虎骨之搜風壯骨無異。治厲節風... 2017年09月10日 閱讀 9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