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種貯 佩蘭栽培技術 佩蘭(pei lan)為菊科植物佩蘭(蘭草)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地上部分,又名雞骨香、水香(《本經》)。以全草入藥。有解熱清暑、化... 2017年03月11日 閱讀 1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簣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利尿。主風火牙痛;吐血;尿血;白帶;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 【摘錄】《中華本草》 2017年03月11日 閱讀 18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金老梅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洩暑熱;健胃消食;調經。主暑熱眩暈;兩目不清;胃氣不和;食滯納呆;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或長期代茶飲。 【摘錄】《中華本草》 2017年03月11日 閱讀 11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林檎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下氣寬胸,生津止渴,和中止痛。主痰飲積食,胸膈痞塞,消渴,霍亂,吐瀉腹痛,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90g;或搗汁。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注意... 2017年03月11日 閱讀 11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藥用植物害蟲褐天牛 學名 Nadezhdiella cantori (Hope)鞘翅目,天牛科。分佈在淮河、秦嶺以南。 寄主 吳茱萸、厚樸、枳殼、木瓜、忍冬等。 為害特點 幼蟲鑽蛀莖稈... 2017年03月11日 閱讀 14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蒲公英葉風毛菊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瘡瘍腫毒;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味辛、澀,性寒。有清熱解毒的功能。用於食物中毒。 摘錄 《... 2017年03月11日 閱讀 12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釣樟根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暖胃溫中;行氣止痛;祛風除濕。主胃寒吐瀉;腹痛腹脹;水腫腳氣;風濕痺痛;疥癬濕瘡;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煎湯洗浴。 各... 2017年03月11日 閱讀 9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銀柴胡真假識別 銀柴胡又稱銀胡、山馬踏菜根,為石竹科植物銀柴胡的根,始載於《本草綱目》柴胡項下,主產於寧夏、甘肅、陝西、內蒙古等省區,以銀州者為勝。每年秋後莖葉枯萎時採挖,除去地上... 2017年03月11日 閱讀 1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吳茱萸栽培技術 吳茱萸為芸香科植物吳茱萸將成熟的果實。又名吳萸、茶辣,吳辣等。有溫中散寒,開郁止痛的功效。主產長江以南地區。 一、造地、整地 吳茱萸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山坡、平原,... 2017年03月11日 閱讀 13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