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豆瓣香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法痰止咳;化瘀止血。主慢性氣管炎;跌傷瘀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08月19日 閱讀 11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理氣藥之荔枝核 荔枝核味甘,性溫,屬理氣藥範疇。有行散滯氣的作用,適用各種氣滯作痛,荔枝核能入肝經,最常用於治療疝氣疼痛、睪丸墜脹疼痛等症。常配合小茴香,橘核、青皮、烏藥、川楝子等... 2016年08月19日 閱讀 15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青魚膽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瀉熱,明目。治目赤腫痛,翳障,喉痺,熱瘡。 1《食療本草》:益人眼。取汁注目中,主目闇,亦塗熱瘡。 2《綱目》:消目赤腫痛,吐喉痺痰涎。 3《本草匯言》:... 2016年08月19日 閱讀 17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四種摻偽中藥的經驗鑒別 一、女貞子 女貞子為木犀科植物Ligustrtn lucidumA業的乾燥成熟果實。摻入的偽品主要為冬青科植物冬青子 Liex pur』pures Hassk的乾燥... 2016年08月19日 閱讀 19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薄荷種植技術 薄荷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乾燥地上部分,又名藥薄荷。具散風熱、清頭目、透疹等功能。主產江蘇、江西、安徽、河北、四川等省,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一)形態特徵 ... 2016年08月19日 閱讀 21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串鈴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風寒感冒;喉蛾;風濕骨痛;經閉;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08月19日 閱讀 11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谷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腰背疼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2016年08月19日 閱讀 12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藥材巖黃連人工栽培技術 一、巖黃連的形態特徵與生長習性 巖黃連為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實生根(非移栽)呈類圓柱狀,稍扭曲,下部有分枝,肉質黃色。初生莖節極短,抽苔後莖節逐漸伸長,伸長的莖萎... 2016年08月19日 閱讀 14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蕹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止血。用於食物中毒,黃籐、鉤吻、砒霜、野菇中毒,小便不利,尿血,鼻衄,咳血;外用治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鮮品2~4兩水煎服。解救上述中... 2016年08月19日 閱讀 18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