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臨床 針灸並用治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多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大多數病人常無明顯症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不適和疼痛、噁心嘔吐、食慾減退、餐後飽脹、反酸... 2016年02月16日 閱讀 24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文化 乾隆壬寅重校刊明堂圖 作者:明·吳崑校;清·魏玉麟刊 質地:紙本摹繪 大小:91×30.5cm 收藏單位:北京圖書館藏 簡介:正人、伏人圖人形高57 cm,側人圖人形高58 cm,臟腑人... 2016年02月16日 閱讀 26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器具技法 器具技法–光針 概念 穴位激光照射是利用特製的激光照射儀發射的激光原束照射腧穴以治療疾病的方法,簡稱「激光療法」或「光針」。 操作 (1)治療前,應詳細檢查有無漏電現象,檢查地線是... 2016年02月15日 閱讀 23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名家名著 汪機與《針灸問對》 【生平】 汪機(公元1463~1539年),字省之,因居住在石山,而自號石山居士,明代安徽祁門中樸墅人,為明代著名醫家,新安醫學奠基人之... 2016年02月13日 閱讀 27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臨床 坐骨神經痛的針灸治療 概述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表現為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佈區域的放射性疼痛,即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疼痛的臨床綜合征,可由多種疾病引起。中醫屬於痺症... 2016年02月13日 閱讀 28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文化 針灸模型 形象的針灸模型比僅有的文字記載更能讓人理解,對於教學、臨床以及科研有著無以替代的地位。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最早的針灸模型當數宋王惟一設計鑄造的天聖針灸銅人。銅人作為最據... 2016年02月13日 閱讀 21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器具技法 皮膚針 皮膚針療法是多針淺刺的一種方法,由於針刺僅深及皮膚,所以又稱「皮刺療法」。按其工具的形式及針數的多少,可分為七星針、梅花針和叢針等。這種針具針刺時,一般疼痛較輕微,... 2016年02月13日 閱讀 23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名家名著 吳崑與《針方六集》 【生平】 吳崑(公元1552~約公元1620年),字山甫,號鶴皋、鶴皋山人、參黃子,安徽歙縣人。為明代著名醫家,擅長針灸。 ... 2016年02月11日 閱讀 25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臨床 肩周炎的艾灸療法 [取穴]天宗、臂臑、外關 [外關]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仰臥,俯掌的姿勢,外關穴位於前臂背側,手脖子橫皺紋向上三指寬處,與正面內關相對。(或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 2016年02月10日 閱讀 3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文化 明嘉靖銅人(明代) 明嘉靖銅人於明世宗嘉靖年間(1522-1566)鑄成,距今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 「明嘉靖銅人」圖 該銅人外形似一名兒童,左手拇指與中指彎曲連成一環,表現古人穴... 2016年02月10日 閱讀 25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