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詞典S 水慈姑 【出處】《貴陽民間藥草》 【拼音名】Shuǐ Ci Gū 【別名】剪刀草 【來源】為澤瀉科植物長葉澤瀉的全草。春、夏采收。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鬚根纖細白嫩,多透... 2017年07月24日 閱讀 10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L 竻慈姑 【出處】出自《嶺南採藥錄》。 【拼音名】Le Ci Gū 【英文名】Rhizome of Spiny Lasia Spinyelephantsear 【別名】天河芋... 2017年04月19日 閱讀 12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慈姑黑粉病 症狀特點 主要危害葉片、葉柄。被害葉片初生黃色至橙黃色稍隆起大小不等的皰斑,後皰斑枯黃破裂,散出大量黑粉,此即為本病症征(病菌冬孢子團)。有的皰斑可全部脫落使葉片穿... 2017年02月20日 閱讀 11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竻慈姑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健胃消食。主熱病口渴;岳熱咳嗽;小便黃赤;腎炎水腫;白帶;風濕痺痛;跌打腫痛;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小兒頭瘡;胎毒;痄腮;淋巴結結核;... 2017年01月07日 閱讀 14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S 山慈姑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Shān Ci Gū 【別名】金燈(《本草拾遺》),鹿蹄草(《經驗方》),山茨菰(《百一選方》),山茨菇(《滇南本草》),朱姑、鬼燈... 2016年09月26日 閱讀 14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山慈姑的鑒別方法 山慈姑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唐?《本草拾遺》。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能。用於癰腫疔毒、瘰疬結核、蛇蟲咬傷等疾患。 來源 為蘭科植物杜鵑蘭Gremastra var... 2016年08月08日 閱讀 14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C 慈姑 【出處】《綱目》 【拼音名】Ci Gū 【別名】茨菇(《藥性論》),白地栗(《本草圖經》),慈菇(《滇南本草》)。 【來源】為澤瀉科植物慈姑的球莖。 【原形態】 慈... 2016年08月04日 閱讀 23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金慈姑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解毒;止血。主風濕痺痛;胃脘痛;腹痛洩瀉跌打損傷;骨折;瘡癤腫毒;毒蛇咬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宜炮製後用。外用:適量... 2016年07月10日 閱讀 22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野慈姑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黃疸,瘰疬,蛇咬傷。 1《分類草藥性》:治蛇傷,敷一切惡毒瘡。 2《貴州草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 2016年04月15日 閱讀 20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