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健胃消食。主熱病口渴;岳熱咳嗽;小便黃赤;腎炎水腫;白帶;風濕痺痛;跌打腫痛;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小兒頭瘡;胎毒;痄腮;淋巴結結核;癰腫瘡癤;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嶺南採藥錄》:解毒。爛頭、爛腳,煎水洗之;小兒胎毒、爛肉,煎水洗及為末摻之。
2.《陸川本草》:消炎,解毒,利尿。治身熱、口渴,頭痛,小便黃亦,一般熱性病。
3.《南寧市藥物誌》:清熱利尿,消腫散瘀。治肺熱咳嗽,腸胃熱毒,小便赤熱,營養性浮腫。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