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詞典S 絲瓜蒂 【出處】出自《本草求原》 【拼音名】Sī Guā Di 【英文名】Towel Gourd Base 【別名】甜絲瓜蒂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葫蘆科植物絲... 2017年11月07日 閱讀 1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絲瓜水的功效與作用 絲瓜水的功效: 治雙單蛾,又可消痰火,解毒,兼清內熱,治肺癰、肺痿。加白糖煮沸內服,可鎮咳,又治頭痛,腹痛,感冒,腳氣,水腫,酒中毒等。 絲瓜水的作用: 1、補水:... 2017年11月03日 閱讀 1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偏方秘方 絲瓜偏方幾則 內痔大便出血:鮮絲瓜250克切塊,豬瘦肉200克切片,加水適量共煮湯,煮熟後食鹽調味佐膳。 百日咳:鮮絲瓜液汁60毫升(3~6週歲量),加適量蜂蜜口服,每日2次。 ... 2017年09月24日 閱讀 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S 絲瓜根 【出處】《滇南本草》 【拼音名】Sī Guā Gēn 【來源】為葫蘆種植物絲瓜或粵絲瓜的根,夏、秋採挖。洗淨,鮮用或干用。 【原形態】詳絲瓜條。 【性味】 甘,平。... 2017年09月22日 閱讀 10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S 絲瓜子 【出處】姚可成《食物本草》 【拼音名】Sī Guā Zǐ 【別名】烏牛子(《綱目拾遺》)。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絲瓜或粵絲瓜的種子,秋季果實老熟後,在采制絲瓜絡時,... 2017年09月10日 閱讀 9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無名腫毒良藥「絲瓜」 絲瓜屬葫蘆科植物,因老則筋絲羅織,很像我們人的經絡,故名之。此物原產印度,據《本草綱目》記載:「(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二月下種,生苗引蔓延樹... 2017年08月28日 閱讀 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S 絲瓜皮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Sī Guā Pi 【英文名】Bark of Luffa 【來源】 藥材基源:國葫蘆科植物絲瓜或奧絲瓜的果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 2017年07月14日 閱讀 8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S 絲瓜子 【出處】姚可成《食物本草》 【拼音名】Sī Guā Zǐ 【英文名】Seed of Luffa 【別名】烏牛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絲瓜和奧絲瓜的種子。... 2017年07月08日 閱讀 9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S 絲瓜 【出處】1.出自《滇南本草》2.《綱目》: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二月下種,生苗引蔓延樹竹,或作棚架。其葉大如蜀葵而多丫尖,有細毛刺,取汁,可染... 2017年06月15日 閱讀 10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絲瓜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金瘡;癰腫;疔瘡;坐板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搗敷。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曬乾為末,治... 2017年05月26日 閱讀 10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