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詞典G 鉤吻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1.《吳普本草》: 秦鉤吻,生南越山或益州。葉如葛,赤莖,大如箭,方根黃色。或生會稽東冶。正月采。 2.《南方草木狀》:冶葛,毒草也... 2017年02月09日 閱讀 16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鉤吻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攻毒;散結消腫;止痛。主疥癩;濕疹;瘰疬;癰腫;疔瘡;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神經痛。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或煙熏。 注意 ... 2017年01月06日 閱讀 1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G 鉤吻 【出處】《本經》 【拼音名】Gōu Wěn 【別名】野葛(《本經》),秦鉤吻、毒根(《吳普本草》),冶葛、胡蔓草(《南方草木狀》),黃野葛(《千金方》),除辛(《蜀... 2016年04月25日 閱讀 1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