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外感宜辛溫解表

經云:「善治者治皮毛」,故解表一法,具有早期治療、控制病邪入裡、從而獲得及早康復的積極意義。今觀不少醫生治外感以辛涼為多,筆者認為外感初起惡寒未罷,舌不紅、口不渴、咽不紅腫者,一般不宜用辛涼之品。辛涼藥雖不比苦寒藥,但其也有涼遏之患,只不過不像苦寒藥那樣冰伏而已。故而言之,外感病初起以用辛溫藥為宜。尤其冬季(11~12月)之間,大多患者以感寒居多,此時人體腠理緻密,辛涼藥既不對症,也難開腠理,故服之多於事無補。若症見風溫初起,用銀翹散治之。也可在大隊辛涼藥中,適加荊芥、防風等辛溫之品,以助開腠理,使外邪隨汗而解。

關於辛溫藥的使用,當以桂枝、蘇葉、荊芥、防風、蔥豉之類為宜。藥後常能發洩腠理,一汗而解。若屬桂枝湯證者,則可用桂枝湯全方。若寒熱無汗,鼻寒聲重,身痛且伴咳嗽者,常用荊芥、防風,配肺經藥。如桑白皮、杏仁、陳皮等同用。至於一般的外感寒熱,症狀輕微者,當推蔥豉湯輕散即可。

對於桂枝湯,有「桂枝下嚥,陽亢則殆」之古訓,故醫者見發熱多不敢輕易取用。實則用桂枝湯,如配伍得法,往往可收奇效。仲師立桂枝湯,其中既有姜桂辛甘發散之品,又有芍葯酸甘化陽之藥,實有左右逢源之妙。只要辨證得法,用之何懼。當然,若用單味桂枝,其性偏陽,實有動氣耗血之慮,但需知藥物是以偏制偏,若是對症,用之無防。

冬季外感宜治以辛散,筆者臨床常用敗毒散加減,就是取其辛溫發散之功而每每獲效。一得之見,與同道共商之。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