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到後來益覺深

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主要法則之一,八綱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經絡辨證、氣血津液辨證、病因辨證等,不一而論。「這些辨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內在聯繫,現今仍是中醫臨床認識和揭示疾病本質的主要手段。」面對如此龐大的辨證體系和歷朝歷代醫家們的多種詮釋,後世學者幾乎是在眼花繚亂中去學習認知、選擇應用的。當看到上海中醫藥大學嚴世芸、李其忠兩位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經過16年的努力,在國家立了專項的研究成果《中醫藏象辨證治療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一書時,心想:中醫辨證論治方法已如此之多,還有必要再另提新論嗎?及至讀了這本書,才疑慮頓釋。原來他們所要解決的,正是我所擔心的,他們「將這些辨證方法統一起來,取長補短,有機融合,充實精華,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統一的辨證論治體系」。《中醫藏象辨證治療學》一書,對於中醫辨證論治學說的研究,確實具有積極的開拓和創新性意義。

藏象立論,是本書的著眼點。藏之於內,是構成機體的實質與靈魂;象之於外,是測知機體內存的客觀標示。「像思維乃是中國思維方式的本質內涵、基本特徵,我們古代的科學、文化、思想都是在這種思維方式下產生出來的。直到現在,這種思維方式在世界上仍然是不可忽視的,而且還閃閃發光。」(王樹仁《象思維——文化創新的原動力》)藏象學說,就是在象思維指導下的「以臟腑為中心,把臟腑與經絡、臟腑與氣血津液、臟腑與精神情志、臟腑與形體官竅,乃至臟腑與自然、社會環境等有機聯繫起來」的「中醫辨證論治最具特色、最為系統的理論基礎」。如果要在諸多辨證論治方法中確立一個核心的話,當然非它莫屬。特別是在近代「中醫學的藏象概念、內涵日益淡化,尤其在臨床上,中醫所稱的臟腑病證往往與同名的西醫臟器疾病相混淆,甚至被取代」的狀況下,確立「藏象辨證論治體系」就更顯得重要、必要、可行和具有現實意義了,「它不僅有助於解除當前中醫界所存在的彷徨、困惑,而且更有利於中醫理論研究和臨床工作的提高和發展」。《中醫藏象辨證治療學》一書立論於此,可謂高屋建瓴、把握先機、抓住要害、說道痛處了。

回歸原典,是本書的著力點。中醫經典浩如煙海,近代出現的中醫系統教育,薈萃了這些無法讀完的經典中的主要思想和精髓,對中醫學的快速普及和廣泛傳播功不可沒。但後世一些學者也因此忽視經典學習,希望通過速成之路來傳承和發展中醫,加之一些著作誤解、曲解、錯解中醫原創思想的現象不時發生,中醫人對原典越來越陌生的傾向,已經直接或間接地成為中醫學發生變味或變相的病因。《中醫藏象辨證治療學》一書,站在對歷史負責的高度上,從策論、醫理、醫方、醫技、醫案等多側面用廣角鏡掃瞄了中醫典籍,並有針對性地進行了篩選和回放。其數量之多、涉獵面之廣,令人稱歎,對今人學習醫典的啟迪、引導和幫助作用是非常之大的。

構架體系,是本書的著重點。中醫的創新,不能照搬西方的標準,而是要建立在東西方文化差異基礎之上的。《中醫藏象辨證治療學》一書,在構架上是做足了文章的。這不僅表現在書的篇幅安排和文字論述的濃墨重彩份量上,而且表現在書的內容佈局和表述手法的種種多樣套路上。本書的「藏象辨證論治」一章,設有辨證與論治兩大部分:「辨證部分,按肝、心、脾、肺、腎五大系統病證及三焦病證、臟腑相兼病證分別論述。論治部分,首論重要論治法則及用藥,包括六淫犯贓用藥、臟腑虛實標本用藥、五臟五味補瀉用藥、引經報使用藥諸法則,以及臟腑補瀉溫涼藥物舉要。次述臟腑病論治,也按肝、心、脾、肺、腎五大系統病證及三焦辨證、臟腑相關病證分述,其內容包括臟腑病治法、適應證、常用方藥、醫方必備及醫案輯要」。按照 「以中醫藏象學說和歷來辨證方法為基礎,梳理文獻,結合臨床」的原則,最終「提出藏象辨證論治新概念,構建藏象辨證論治新體系,以冀實現中醫辨證論治的規範化、統一化。」

「君子莫進於學,莫止於畫,莫病於自足,莫罪於自棄。」(《性理大全》)這是北宋理學家程頤說的;「中醫學的繼承發揚任重道遠,還有很多事情必須花苦功夫、下大力氣去做。」這是《中醫藏象辨證治療學》作者在「後記」中說的。這既是「中醫藏象辨證治療學」研究者今後的奮鬥目標,也是寄語於所有中醫人的真情吶喊。理解了這些話,就讀懂了這本書;讀懂了這本書,也理解了這些話。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