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論六淫致病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是《素問·陰陽應像大論》對六淫致病的臨床表現特徵的描述。一般來說,自然界有四時五行的變化,產生寒熱燥濕風的不同氣候,寒熱燥濕風的太過傷人便是六淫邪氣。風氣太過,可導致多種以動搖為特徵的病證,如肢體動搖震顫或頭目眩暈;燥邪太過,則津液乾涸,導致孔竅皮毛乾燥,尿少便干;火熱太過,可引起營氣壅滯肉理,聚為癰瘍紅腫;寒邪太過,損傷陽氣,陽氣不行,聚水成為浮腫;濕邪太過,脾被濕困,失於健運,升降失常,水谷不分而致洩瀉稀溏,故濡瀉又稱濕瀉。

首先,「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提出了不同的病因可導致不同的病證。風熱燥寒濕本是自然界氣候變化要素,其太過各有徵象,而其致病則顯示相應病象。這裡的動、腫、干、浮、濡瀉就是其相應的病象。

其次,根據病象,探求病因病理,即提出了病因辨證的觀點,這對臨床分析病機以及確立治法都具有重要意義。這裡的病因辨證的要點,強調的病因不僅僅是外界的寒熱燥濕風的不同氣候即六淫,而且還指人體內部產生的類似寒熱燥濕風的病因病理,故又稱「內生六氣」,後世稱之為「六氣為病」的病機學說。如將動搖振顫等症狀視為內風之象,將津液乾涸的表現歸為內燥所生等,均是對原文的運用。當然,臨床上對病象的判斷也是有一定規律的,以「風勝則動」為例,其「動」象的判斷,主要遵循兩點:一是「不動而動」,即人體正常無動象的部位出現了異常動象,如筋肉跳動、面肌抽動等;二是「動而太過」,即人體正常活動的部位,出現了異常太過的動象,如頭部搖動、四肢抽搐痙攣、四肢震顫、哮喘等。上述異常動象即可從風考慮。又如燥的判斷,以孔竅皮毛乾燥、皮膚皸裂、口乾舌燥、尿少便干為主,但熱象不明顯,即無尿黃、痰黃、舌紅苔黃等症,否則就應從熱傷津液來考慮,而並非屬燥。

最後,根據病因,審因論治,正所謂「治病求本」。這裡應注意的是,當分清病因屬外還是屬內,因屬六淫的治療方法與「內生六氣」的治法是不同的。如屬外風所致的咽癢、陣發性咳嗽,當以發散外風為主;而屬內風所致的哮喘咳嗽,則當以平肝熄風為要。在此基礎上再宣降肺氣,止咳平喘。而燥屬秋季主氣,五行為金,氣主收降,燥的病像是由氣機收降失常,津液不布所致,故應用辛苦溫之品以發散,《素問·至真要大論》:「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素問·藏氣法時論》「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則是很好的治療指南,臨床用杏蘇散(蘇葉、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殼、杏仁、生薑、橘皮等)、桑杏湯(桑葉、杏仁、豆豉、浙貝、沙參、梔子皮、梨皮)治燥也正是其運用。至於內燥的治療,則應根據症狀,辨別臟腑,進行治療。

六淫致病,風寒熱濕燥火之中濕邪相對更為複雜多變,後世對「濕勝則濡瀉」理論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發揮。如沈金鏊《雜病源流犀濁·瀉洩源流》言:「濕勝則飧洩,乃獨由於濕耳?不知風寒熱虛,雖皆能為病,苟脾強無濕,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洩?是洩雖有風寒熱虛之不同,而未有不源於濕者也。」強調治洩當首先調脾祛濕。並且,由於祛除濕邪有多種不同的途徑,而導致臨床治療濕邪的方法和組方各有不同。如健脾以運濕、苦溫以燥濕、淡滲以利濕、芳香以化濕、助陽以溫化寒濕、苦寒以清洩濕熱等。今重點介紹以下幾個。

健脾運濕以治瀉:李中梓《醫宗必讀·瀉洩》云:「脾土強者,自能勝濕,無濕則不洩。」由於脾能運化水濕,因此諸補脾健脾的方藥,多數均有治療洩瀉的功能,如《和劑局方》記載的參苓白朮散(白扁豆、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山藥、蓮子肉、桔梗、薏苡仁、砂仁)、四君子湯(人參、甘草、茯苓、白朮),錢乙《小兒藥證直訣》中的異功散(四君子加陳皮),李東垣《脾胃論》中的補中益氣湯(黃芪、甘草、人參、當歸、橘皮、升麻、白朮)等,均有治療脾氣虛洩瀉的作用。

苦溫燥濕以治瀉:《素問·至真要大論》言:「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素問·髒氣法時論》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和劑局方》中的平胃散,用於治療脾胃不和所至的厭食、嘔吐、洩瀉,方中的蒼朮、厚樸均為苦溫之劑;藿香正氣散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濕滯的洩瀉,使用苦溫的陳皮、半夏、厚樸;《醫方考》中的六和湯治療濕傷脾胃的霍亂吐瀉,使用砂仁、半夏、厚樸等。

苦寒以清洩濕熱:苦寒藥則用於治療濕熱性洩瀉,如《傷寒論》中葛根芩連湯治療熱性洩瀉,用黃芩、黃連;《霍亂論》中連樸飲治療濕熱內蘊的霍亂吐利,用黃連作主藥,等等。

溫陽化濕以治瀉:濕為陰邪,得陽則化,因此,通過溫陽助陽之藥溫化寒濕,可以起到利止瀉停的作用。如《內科摘要》中治療五更瀉的四神丸,藥物組成為補骨脂、肉豆蔻、吳茱萸、五味子、生薑、紅棗,方中補骨脂、吳茱萸均系大溫之品,具有溫補陽氣的作用。《傷寒論》中的四逆湯(附子、乾薑、甘草)、白通湯(蔥白、乾薑、附子)、吳茱萸湯(吳茱萸、人參、生薑、大棗)、真武湯(附子、生薑、茯苓、芍葯、白芍)等均可治療少陰病下利清谷,可看作是溫陽化濕治療洩瀉的具體應用。

淡滲利濕以治瀉:張介賓《景岳全書·瀉洩》言「凡洩瀉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為上策。……,水谷分,則瀉自止,故曰治瀉不利小水,非其治也。」後世有「利小便而實大便」之說。以此方法治療瀉下的典型方藥為張仲景《傷寒論》中的五苓散,認為此方不僅可治療膀胱蓄水證,尚可治療霍亂、吐瀉交作之證。明代朱丹溪以五苓散和平胃散組成胃苓湯,治療中暑傷食的腹痛洩瀉。《傷寒標本》用滑石、甘草組成的六一散治療感受暑濕的吐利洩瀉,其原理亦在於此。

綜上所屬,雖然各家論述不同、方藥各異,但是無不源於《黃帝內經》中「濕勝則濡洩」為理論。由此及彼,我們應該看到「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對中醫理論產生的巨大影響,為中醫病因病機理論、辨證論治思維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當然,《內經》中關於六淫致病的論述還有很多,大家都應該認真研讀、仔細揣摩。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