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治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痺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

1《別錄》:發汗,主胸膈痰冷上氣,面口黃赤。又醋研敷射工毒。

2陶弘景:御惡氣暴風,毒腫流四肢疼痛。

3孫思邀:治咳嗽胸脅支滿,上氣多唾者,每日溫酒吞下七粒。

4《醫學入門》: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氣,中風不語,面目色黃,安五臟,止夜多小便。又治撲損瘀血。

5《綱目》:利氣豁痰,除寒暖中,散腫止痛。治喘嗽反胃,痺木腳氣,筋骨腰節諸痛。

6《現代實用中藥》:搗爛如泥,外用作皮膚刺激引赤藥。

7《藥材資料彙編》:功能暖胃,增進食慾,並可為中毒後之催吐劑。

8《東北藥植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劑。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注意

肺虛咳嗽、陰虛火旺者忌服。

1《本草經疏》:肺經有熱,與夫陰虛火炎,咳嗽生痰者,法在所忌。

2《本經逢原》:多食昏目、洩氣、傷精。

附方

1治高年咳嗽,氣逆痰痞:紫蘇子、白芥子、蘿蔔子。上三味各洗淨,微炒,擊碎,看何證多,則以所主者為君,餘次之。每劑不過三錢,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韓氏醫通》三子養親湯)

2治風濕涎痰,結成痞塊:外用白芥子為末,醋凋敷患上。內用白芥子為末,神曲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錢,清晨參棗湯下。(《方脈正宗》)

3治翻胃,吐食上氣,及羸弱不欲動:白芥子,曬乾,為末,酒服方寸匕。(《普濟方》)

4治傷寒後,肺中風冷,失音不語:白芥子五合(研碎)。用酒煮令半熱,帶熱包裹熨項頸周延,冷則易之。(《聖濟總錄》芥子酒熨方)

5治臂痛牽引背胛,或輟或作,由榮衛循行失度,痰滯經絡,或似癱瘓:真白芥子、木鱉子各三兩(麩炒),沒藥(另研)、桂心、木香各半兩。上為末,每服一錢,溫酒下。(《婦人良方》白芥子散)

6治風濕腳氣腫疼無力:白芥子、芸薹子、蓖麻子、木鱉子(去殼)、白膠香各一兩,胡桃五枚(去殼)。上六味,一處搗三千杵,成膏。每用皂子大,摩疼處。(《聖濟總錄》芥子膏)

7治腫毒初起:白芥子末醋調塗之。(《瀕湖集簡方》)

8治小兒乳癖:白芥子研末水調,攤膏貼之,以平為期。(《本草權度》)

9治牙痛:白芥子、舶上莎羅、芸薹子各一兩。搗細羅為散。每用一字,如患左邊疼,即吹右鼻中,如患右邊,即吹左鼻中,仍先淨洗鼻中,吹藥。(《聖惠方》白芥子吹鼻散)

臨床應用

1治療慢性氣管炎

用10%或20%的白芥於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次選2~3穴,每穴注射0.5~1毫升,每日1次,7~10天為一療程。一個療程結束後休息3~4天。再行第二個療程。取穴:喘息型以膻中、定喘、肺俞、天突為主,單純型以天突、中腑、肺俞為主。交替應用。149例患者經1~2療程,其中單純型70例,臨床治癒10例,顯效19例,好轉24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為75.7%;喘息型79例,臨床治癒11例,顯效29例,好轉27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84.9%。另據157例哮喘型患者的觀察結果,有效率為75.8%,顯效率為35%。本藥對慢性氣管炎主要症狀和體征的消減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從見效的快慢和好轉的程度來看,以平喘作用較好,多數患者治療後痰易吐出,隨之氣喘明顯減輕,以後咳嗽逐步減輕,但無明顯消炎作用。

2治療膝部腫痛

取白芥子(或黑色芥菜子)2兩研末,用燒酒或黃酒調成糊狀,包敷患處,干了就換,以局部發泡為度。治療兩例,均有效。

摘錄

《*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