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不食草

【出處】《食性本草》

【拼音名】e Bu Shi Cǎo

【別名】食胡荽(《品彙精要》),野園荽(《瀕湖集簡方》),雞腸草(《綱目》),鵝不食(《生草藥性備要》),地芫荽(《醫林纂要》),滿天星、沙飛草、地胡椒、大救駕(《簡易草藥》),三節劍(《分類草藥性》),山胡椒、連地稗(《嶺南採藥錄》),球子草(《廣州植物誌》),二郎戟、小救駕(《貴州民間方藥集》),杜網草、豬屎草(《福建民間草藥》),砂藥草(《江蘇植藥志》),白地茜(《南寧市藥物誌》),豬屎潺(《廣西中藥志》),通天竅(《四川中藥志》),霧水沙、貓沙、小拳頭(《廣東中藥》),鐵拳頭、散星草、地楊梅、三牙鑽、蚊子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白珠子草(《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帶花全草。花開放時采收,去淨泥雜,曬乾。

【原形態】

石胡荽(《四聲本草》)

一年生匍匐狀柔軟草本。枝多廣展,高8~20厘米,近禿淨或稍被綿毛。葉互生;葉片小,匙形,長7~20毫米,寬3~5毫米,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有疏齒。頭狀花序無柄,直徑3~4毫米,腋生;總苞片約2列,邊緣膜質;花托平坦或稍隆起;花雜性,淡黃色或黃綠色,管狀;雌花位於頭狀花序的外圍,多列,花冠短;兩性花,數朵,位於頭狀花序的中央,花冠鍾狀,頂端4裂;雄蕊4,圍繞花柱四周,花藥短,基部鈍形;花柱裂片短,鈍或截頭形。瘦果四稜形,稜上有毛,無冠毛。花期9~11月。

【生境分佈】生於稻田或陰濕處、路旁。分佈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貴州、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地。主產浙江、湖北、江蘇、廣東等地。此外,廣西、河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亦產。

【性狀】乾燥的全草,相互纏成團,灰綠色或棕褐色。莖細而多分枝,顏色較深,質脆易斷,斷面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或日形成空洞。葉小,多皺折、破碎不全,完整的葉片呈匙形,邊緣有3~5個鋸齒,葉脈不明顯,質極脆,易碎落。頭狀花序小,球形,黃色或黃褐色。微有香氣,久嗅有刺激性,味苦、微辛。以灰綠色、有花序、無雜質、嗅之打噴嚏者為佳。

【化學成份】全草中含多種三萜成分、蒲公英賽醇、蒲公英甾醇、山金車烯二醇及另一種未知的三萜二醇尚含有豆甾醇、谷甾醇、黃酮類、揮發油、有機酸等。

【藥理作用】揮發油和乙醇提取液體部分有某些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沉澱部分止咳效果不明顯,無祛痰作用。煎劑25~50%在馬鈴薯雞蛋固體培養基內對結核桿菌有某些抑製作用。

【炮製】揀淨雜質,切段,曬乾。

【性味】

辛,溫。

1《履巉巖本草》:溫,無毒。

2《醫林纂要》:辛苦。溫。

【歸經】《得配本草》:入手太陰經氣分。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勝濕,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痺,百日咳,痧氣腹痛,阿米巴痢,瘧疾,疳瀉,鼻淵,鼻息肉,目翳澀癢,臁瘡,疥癬,跌打。

1《本草拾遺》:去目翳,按塞鼻中,翳膜自落。

2《四聲本草》:通鼻氣,利九竅,吐風痰。

3《綱目》:解毒,明目,散目赤腫、雲翳,耳聾,頭痛腦酸,治痰瘧齁蛤,鼻塞不通,塞鼻息自落,又散瘡腫。

4《生草藥性備要》:理跌打折骨,上痛消腫。

5《醫林纂要》:通郁,去寒,截瘧,止痢。以於末搐鼻,可發嚏去寒郁。

6《植物名實圖考》:治痧症。

7《廣西藥植圖志》:治疳積。

8《廣西中藥物》:治喉毒。

9《廣東中藥》Ⅱ:治百日咳。

十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風濕性腰腿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搗汁。外用:搗爛塞鼻、研末搐鼻或搗敷。

【附方】

1治傷風頭痛、鼻塞,目翳:鵝不食草(鮮或干均可)搓揉,嗅其氣,即打噴嚏,每日二次。(《貴陽民間藥草》)

2治寒痰齁喘:野園荽研汁和酒服。(《瀕湖集簡方》)

3治腦漏:鮮石胡荽搗爛,塞鼻孔內。(《浙江民間草藥》)

4治單雙喉蛾:鵝不食草一兩,槽米一兩。將鵝不食草搗爛,取汁浸糯米磨漿,給患者徐徐含咽。(《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5治目病腫脹紅赤,昏暗羞明,隱澀疼痛。風癢,鼻塞,頭痛,腦酸,外翳攀睛,眵淚稠粘:鵝不食草二錢,青黛一錢,川芎一錢。為細末,先噙水滿口,每用米許搐入鼻內,以淚出為度。不拘時候。(《原機啟微》搐鼻碧雲散)

6治胬肉攀睛:鮮鵝不食草二兩:搗爛,取汁煮沸澄清,加梅片一分調勻,點入眼內。(《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7治脾寒瘧疾:石胡荽一把,杵汁半碗,入酒半碗,和服。(《瀕湖集簡方》)

8治間日瘧及三日瘧:鮮鵝不食草,捻成團,填鼻內,初感有噴嚏,宜稍忍耐,過一夜,效。(《現代實用中藥》)

9治阿米巴痢疾:石胡荽、烏韭根各五錢。水煎服,每日一劑;血多者加仙鶴草五錢。(《江西草藥》)

十治疳積腹瀉:鮮石胡荽三錢。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⑾治痧症腹痛:球子草花序搗碎,以鼻聞之。使打嚏。(《浙江民間草藥》)

⑿治濕毒脛瘡:野園荽(夏月採取,曬乾為末)每以五錢,汞粉五分,桐油調作隔紙膏,周圍縫定,以茶洗淨,縛上膏藥,黃水出。(《簡便單方》)

⒀治腫毒:野園荽一把,穿山甲(燒存性)七分,當歸尾三錢。搗爛入酒一碗,絞汁服,以渣敷之。(《瀕瀕湖集簡方》)

⒁治痔瘡腫痛:石胡荽搗貼之。(《瀕湖集簡方》)

⒂治牛皮癬:鵝不食草搗塗。(《貴陽民間藥草》)

⒃治蛇傷:鮮石胡荽搗爛,外敷傷部。(《泉州本草》)

⒄治跌打腫痛:鵝不食草適量,搗爛,炒熱,敷患處。(《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⒅治雞眼:先將雞眼厚皮削平,用鮮石胡荽搗爛包敷患處,三至五天取下。(《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各家論述】

1《綱目》:鵝不食草,上達頭腦,而治頂痛目病,通鼻氣而落息肉;內達肺經而治齁蛤、痰瘧,散瘡腫;其除翳之功,尤顯神妙。按倪惟德《原機啟微集》云:治目翳搐鼻,碧雲散用鵝不食草解毒為君,青黛去熱為佐,川芎之辛破留除邪為使,升透之藥也,大抵如開鍋蓋法,常欲邪毒不閉,令有出路。然力小而銳,宜常嗜以聚其力,凡目中諸病,皆可用之,生挼更神。

2《本草匯言》:石胡荽,利九竅,通鼻氣之藥也。其味辛烈,其氣辛熏,其性升散,能通肺經,上達頭腦,故主齁蛤痰喘,氣閉不通,鼻塞鼻痔,脹悶不利,去目中翳障,並頭中寒邪、頭風腦痛諸疾,皆取辛溫升散之功也。

【臨床應用】

1治療瘧疾

將石胡荽製成注射劑(每毫升含生藥2克),在發作前2小時注射1次,連用3月。每次劑置:1~3歲2毫升,4~8歲3毫升,9~14歲4毫升,15歲以上5毫升。觀察各型瘧疾現症病人187例,經1~3次用藥,痊癒175例(93.6%)。與氯奎、伯奎對照組相比,療效無顯著差別。治療中有3例注射後發生噁心和輕度嘔吐,停藥後自行消失。

2治療百日咳

據300餘例的觀察,治癒率一般在90%左右。大都在用藥後24小時內典型痙咳開始減輕。治癒時間,短者3~6天,長者10~15天。制劑及劑量:一取鮮品5兩,製成煎液500毫升,再加入等量糖漿。按患兒年齡大小,每日用20~40毫升,4次分服。二取鮮生藥1斤,製成煎液500毫升,再加入糖漿至1000毫升。1~4歲3~10毫升,5~8歲11~20毫升。每日3次。三取全草1500克,製成蒸餾液500毫升,再和入等量糖漿。1~5歲5~10毫升,5歲以上15毫升,日服3~4次

3治療軟組織損傷

將鵝不食草研成粉末,成人每次用2~3錢(小兒減半),以黃酒6~8兩(不飲酒者用酒水各半)、紅糖1~2兩同煮(沸後密蓋勿令洩氣),過濾後溫服;藥渣趁熱敷於患部。亦可用粉劑每日3~6克,或以鮮草1~2兩搗汁,分3次以溫酒沖服。治療胸、背、腰部等軟組織損傷(包括跌傷、打傷、挫傷、扭傷等),均有效。據數十例觀察,大多於用藥後1~2天痊癒。除胃痛患者服酒煮劑後間有疼痛外,一般無副作用。亦有將鮮石胡荽製成注射劑(每1500克鮮藥製成500毫升)作穴位注射,治療關節扭傷、腰肌勞損、風濕疼痛等症,觀察94例,痊癒31例,好轉60例。有效率達97%。用法:於痛點或循經取穴注射,每次0.2~0.5毫升,隔日1次,一般3~5次為一療程。

4治療鼻炎

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單純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變態反應性鼻炎等。大多數病例用藥後頭痛、鼻塞等症狀消失或減輕。用法:將鵝不食草研成細粉吸入鼻孔,每日數次;或用棉花浸濕擰乾後,包藥粉少許,捲成細條塞鼻,20~30分鐘後取出,每日1次;或製成油膏紗條,放置鼻腔內,1小時後取出。用藥後除初起有噴嚏、流淚與流鼻涕外,余無不良反應。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