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為桑科植物桑的根皮。主產於安徽、河南、浙江、江蘇、湖南等地。功效: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肺熱咳喘,面目浮腫,小便不利等症。
栽培
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蔭。氣溫12攝氏度以上開始萌芽,生長適宜溫度4--30攝氏度,超過40攝氏度則受到抑制,降到12攝氏度以下,則停止生長。耐旱、不耐澇。耐瘠薄。對土壤的適應性強。
用種子、嫁接和壓條繁殖。
種子繁殖:採取紫色成熟桑椹,搓去果肉,洗淨種子,隨即播種或濕砂貯藏。春播、夏播、秋播均可。夏播、秋播可用當年新種子。播前用50攝氏度溫水浸種,待自然冷卻後,再浸泡12小時,放濕砂中貯藏催芽,經常保持濕潤,待種皮破裂露自時即可播種,按行株距20厘米×30厘米開溝,溝深1厘米,每1hm2用種量7.5--15公斤。覆土。約經10日出苗。苗高3--4厘米間苗,去弱留強,並補苗。春、秋季按株距10--15厘米定苗。
嫁接繁殖:袋接法,於嫁接前20日,剪接穗,濕砂貯藏,使砧木剪口處的皮層和木質部分離成袋狀,然後插入接穗,以插緊為止。芽接,春、夏季用「T」形芽接或管狀芽接(套接)。
壓條繁殖:早春將母株橫伏固定於地面,埋入溝中,露出頂端,培土壓實,待生根後與母體分離。
春或秋季進行定植。按行株距2米×0.4m開穴,穴徑0.5--0.7m,穴底施入腐熟廄肥,上鋪薄土一層,栽入,填表土後,將植株向上提一提,使根部舒展,再填心土,壓實,澆水。定型後通過修剪、疏芽、摘心,養成一定樹型(如地桑、低桑、中干桑、高幹桑、喬木桑等不同類型)。
修剪可用拳式修剪法,每年在基部伐條,利用潛伏芽萌生新條,幾年後在修伐處成拳狀的樹疙瘩。另有無拳式修剪法、留枝留芽修剪法等。
病害有桑萎縮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根結線蟲病等。蟲害有桑螟、桑蟥、桑象蟲、桑白蠐、桑天牛、桑薊馬、桑始葉螨等為害。
采收
冬季採挖.洗淨,刮去表面黃色粗皮,縱向剖開皮部,以木錘輕擊,使皮部與本部分離,剝取皮部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