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補為較常用中藥。始載於唐?《本草拾遺》。具有補腎、續筋骨、活血止痛的功能。用於腎虛腰痛、跌打損傷、耳鳴、牙齒鬆動等病症。
來源 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ze.)J.sm.或中華槲蕨Drynaria baronii(Christ) Diels的根莖。槲蕨和中華槲蕨屬附生草本,高20~40cm。根狀莖肉質粗壯,長而橫走,密被棕黃色、線狀鑿形鱗片。葉二型,營養葉厚革質,紅棕色或灰褐色,卵形,無柄,長5~6.5cm(長4~5.5cm),邊緣羽狀淺裂,酷似槲樹葉;孢子葉綠色,具短柄,柄有翅,葉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羽狀深裂,羽片6~15對,廣披針形或長圓形,先端急尖或鈍,邊緣常有不規則的淺波狀齒,基部2~3對羽片縮成耳狀,兩面均無毛,葉脈顯著,細脈連成4~5行長方形網眼。孢子囊群圓形,黃褐色,在中脈兩側各排列成2~4行,每個長方形的葉脈網眼中著生1枚,無囊群蓋。附生於樹上、山林石壁上或崖石傍。
產地與分佈 1.槲蕨:主產浙江、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區。
2.中華槲蕨:主產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等地區。
鑒別要點 鑒別骨碎補主流品槲蕨和中華槲蕨是:槲蕨呈扁平長條形,略彎扭,密被黃棕色柔軟鱗毛,並可見圓疤狀葉痕,質較脆,斷面有多數黃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環;中華槲蕨則根莖直而細長,鱗片多脫落,呈淡棕色,質較堅,斷面黃色。
名典鑒別 1唐?《本草拾遺》:「骨碎補,本名猴姜,以其主傷折,補骨碎,故命此名。」2宋?馬志曰:「骨碎補生江南。根寄樹石上,有毛。葉如庵閭。」3《大明本草》曰:「是樹上寄生草,根似姜而細長。」4蘇頌日:「今淮、浙、陝西、夔、路、州郡皆有之。生木或石上。多在背陰處,引根成條,上有黃赤毛及短葉附之,又抽大葉成枝。葉面青綠色,有青黃點;背青白色,有赤紫點。春生葉,至冬干黃。無花實。采根人藥。」5明?《本草蒙筌》:「骨碎補味苦,氣溫。陰濕山谷,生長最多。根著樹石上有毛,葉互兩小葉相對,不結花實,至冬干黃。入藥采根,刮去毛用。補骨節傷碎,療風血積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本名曰胡孫姜,唐明皇以其主折傷甚驗,故易名骨碎補也。」6李時珍曰:「其根扁長,略似姜形。其葉有椏缺,頗似貫眾葉。」7清?《本草從新》:「骨碎補,一名猴姜。根似姜而扁長。」
快速鑒別 1.槲蕨:又名毛薑、猴姜、申姜。根莖呈扁平長條狀略彎曲或扭曲,有分枝。長4~20cm,寬l~2cm,厚2~5mm。表面淺棕色或棕褐色,密被細小鱗片,柔軟如毛,黃棕色;兩側及上面具突起的圓疤狀葉痕,少數有葉柄殘基,下面殘留鬚根痕。質輕脆,易折斷,斷面可見多數黃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環狀。氣微弱,味微澀。
2.中華槲蕨:又名華槲蕨。根莖較直而細長,少分枝。長5~17cm,寬 0.6~lcm。表面小鱗片黃棕色,易脫落,脫落後呈黃色至淡棕色。質較硬,斷面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