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永清加味蒼柏散運用經驗

裴永清,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行醫40餘年,臨證善治心腦血管疾病,在肝病研究和治療上有突出貢獻,代表作《傷寒論臨床應用50論》被編入《傷寒研究叢書》,並在日本翻譯出版。裴永清教授認為,經方為源,時方為流,源流結合,師法不泥方,才能適應不斷複雜變化的疾病譜。如其對加味蒼柏散的運用,便深刻體現了這一思想。

祛濕清熱療痛風

加味蒼柏散出自《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原方為治濕熱下注、紅腫熱癢之腳氣病所設。裴永清教授提出,當下之痛風病,以膝以下(尤以腳趾、踝關節)紅、腫、熱、痛為主要臨床表現者,其紅屬熱,腫屬濕,痛為不通,濕熱兼瘀,阻滯下焦,舌質紅或暗紅,舌苔多白膩罩黃或黃膩,多發於以酒為漿、以肉為糧之人,用本方治之效佳:蒼朮15克,黃柏12克,木瓜9克,川牛膝9克,獨活10克,羌活10克,木防己12克,木通6克,生地12克,赤芍15克,當歸12克,知母9克,炒檳榔9克,白朮15克,生甘草6克,另加桃仁9克,紅花9克,連翹9克,制沒藥6克;酒氣重者,再加炒神曲15克。

裴永清教授曾診治一位患痛風多年患者,足大趾上段紅腫,劇痛難忍,蓋個床單在腳上,床單一碰腳都疼。診治過程中,沒到床邊患者就先說:「別碰我!」予加味蒼柏散三劑後,腫痛銳減,能夠下床行走,繼以原方調理後漸愈。

大多數痛風患者治療好後血尿酸歸於正常,極個別患者痛風症狀雖消失,但血尿酸還是高。就好比轉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病,好多疾病如心肌、骨骼肌有問題等都可能引起轉氨酶高一樣。可見,用西化的方法來要求中醫是死胡同。

降濁消腫化丹毒

加味蒼柏散不僅可用來治療痛風,還可治療丹毒。丹毒多發於下肢,臨床表現亦以紅腫熱痛為主,病機屬濕熱下注,濁毒壅滯者多。

裴永清教授曾治一患者,雙下肢丹毒3年,膝下至踝膚色暗紅,踝上6~7公分處可見丹毒病發灶,色紫紅,平素有腳氣,瘙癢流水。既往高血壓、中重度脂肪肝病史。西醫給予抗炎抗感染治療,近半年用抗生素無效。患者平時喜喝酒吃肉,此為飲食不節,濕熱內盛,導致濕熱下注,日久熱毒壅遏,營熱肉腐,傷及血脈,導致丹毒。用加味蒼柏散治療,一天服一劑半,三天後複診,腫消痛減,前後共服25劑後痊癒。

此外,加味蒼柏散還可用於治療過敏性紫癜,多表現為腿部見紫紅色出血點,舌苔多黃膩,亦屬於濕熱下注病機。總而言之:不論是痛風還是下肢丹毒、過敏性紫癜,只要病機相同,便可異病同治。可見,抓病機是辨證論治的關鍵。

臨床加減運用

臨床運用加味蒼柏散,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加減。如痛風以疼痛為主症者,可加桃仁9克,紅花9克,連翹9克,制沒藥6克;嗜酒之人,加炒神曲15克;肥胖濕氣甚者,加生苡仁30克。丹毒疼痛程度比痛風輕,以熱為主,可酌加雙花、連翹、公英、地丁等清熱解毒藥。過敏性紫癜則可酌情加入丹皮、桃仁、紅花、丹參等清熱涼血活血藥。

另,無論是痛風還是丹毒,其發病均與飲食結構不合理有直接關係,故要求患者忌口非常關鍵。如痛風患者,蘑菇、油菜、菠菜、魚類、動物內臟、豆類、菜花等高嘌呤飲食應控制攝入。嚴格忌口,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再與中藥配合,則事半功倍。

肝之經脈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某些陰囊濕疹,表現皮膚潮紅,並有較多紅色黏液滲出,或呈糜爛狀,伴癢感劇烈,口苦,尿黃,舌質紅,苔黃略膩,脈弦數者,為肝經濕熱下注使然,取龍膽草、梔子、黃芩、車前子、木通、白鮮皮、地膚子等清利肝經濕熱藥物治之,常獲良效。

足少陰腎經脈起於小趾之下,斜走足心,臨床上某些患者症見足底發熱灼痛者,多與腎陰不足,虛火熾盛有關,治療選用六味地黃湯加知母、黃柏、地骨皮、鱉甲、胡黃連之屬滋腎陰、清虛熱,效果亦佳。

總之,若內臟器官功能失調,或濕熱互結,蘊為毒邪,必然會由所主經絡而發於身體表面。觀察表現於經絡循行部位上的各種症狀,對瞭解臟腑陰陽盛衰,疾病之根本與變化,進而作出正確診斷非常重要。不少皮膚病病情雖然錯綜複雜,但只要熟悉和掌握經絡的循行分佈,臨床中辨治自然得心應手。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