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從過敏治

我一個親戚的孩子生在美國,從3歲開始,只要感冒發燒,夜裡就要大哭大鬧。大一點的時候,他自己會說了,告訴媽媽,發燒的時候晚上不敢睡覺,因為總是做很害怕的噩夢,他因此被嚇得滿屋子亂跑,大人都拽不住他。

這個情況經過美國醫生的多次檢查沒找到原因,最後考慮是癲癇之類的神經系統問題,但做了腦電圖也沒異常,這個無法解釋的病狀我無意中說給了一個中國醫生,他馬上囑咐,再發燒、折騰的時候,吃「開瑞坦」試試。結果這個糾纏了孩子十幾年的怪病,居然被幾片「開瑞坦」治好了,吃了藥之後,發燒的夜裡再不像以前那麼「發瘋」了。「開瑞坦」是抗過敏的藥物,之所以治好了「怪病」,就是因為很多「怪病」是過敏引起的,包括這個被美國醫生懷疑為癲癇的孩子。

因為過敏,鼻黏膜水腫,特別是睡覺時,嚴重的鼻塞導致了腦缺氧,孩子的噩夢和夜間發瘋似的症狀,都是腦缺氧導致的,抗過敏藥把過敏控制了,鼻黏膜水腫減輕甚至消失,相關的症狀自然減輕了……如果寶寶的「怪病」,和這個孩子一樣,總是頻繁而且重複地發作,有一定的誘因或者規律,要想到過敏。

我們熟悉的過敏,一般是打噴嚏流鼻涕腹瀉起皮疹,這是常見的,但還有很多頻發甚至嚴重發作的症狀,也是過敏引起的,只是我們聯想不到,特別是食物過敏,比如很多人怎麼也治不好的的偏頭疼,心臟不舒服但是心臟檢查沒有明顯異常,包括孩子總說自己累,上學做作業動不動就趴在桌子上,而且個子也比同齡孩子矮等等,都可能是食物過敏,這樣的例子在醫院的過敏科或者變態反應科經常見到,患兒常常為了治病花了很多錢,查了很多科都沒找到原因,結果一查過敏原發現其實就是對食物,特別是我們常吃的食物,包括小麥、大米、雞蛋、牛奶等過敏,把這些食物忌掉之後,症狀很快就消失了。所以,只要你想到過敏的問題,做個過敏元測試,很多怪病就找出原因了。

食物過敏並不是從此不再吃引起過敏的食物,而是在醫生的囑咐下,先忌掉引起過敏的食物,待症狀緩解後逐漸地從少量開始吃,一點點增加,這樣做其實也類似過敏治療中的「脫敏療法」,讓身體逐漸地對之前過敏的東西適應,直到接受,從而不再過敏。

很多過敏的患者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在確診自己對某些物品過敏之前總是打噴嚏,流鼻涕,腹瀉,起皮疹,孩子總覺得累,睡不好,長不高……吃了很多藥也治不好。醫生提醒,如果你或者孩子的「怪病」總是頻繁而且重複地發作,有一定的誘因或者規律,那麼有可能是過敏引起的。

很多人對過敏的印象就是總打噴嚏,流鼻涕,腹瀉,起皮疹,但其實還有很多頻發,甚至嚴重發作的症狀,也是過敏引起的,只是一般患者不容易聯想到。特別是食物過敏,有可能表現為偏頭痛;心臟不舒服,檢查卻沒有任何明顯異常;孩子總說自己累,個子也沒同齡人長得高等等。很多患者花了很多錢,吃了很多藥卻仍然不見效,其實這些都有可能是過敏引起的。如果你的「怪病」總是反覆發生,久治不愈,且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比如吃了某些食物,或接觸了某樣東西之後,就會發病,那麼這個時候,你應該想到自己是否是過敏,並到醫院的過敏科或者變態反應科做個過敏原測試。

據美國《紐約每日新聞》2月19日報道,英國德比郡23歲的女子蕾切爾?普林斯(Rachel Prince)患有一種十分罕見的疾病——對水過敏。正因為如此,每當下雨天,她不得不整日呆在家中不能外出。據悉,目前全世界大約只有35人得此怪病。

據悉,普林斯從12歲起發現自己幾乎不能碰觸任何水。一旦皮膚粘上一滴水,就會開始出紅疹,這令她又癢又痛。她甚至不能長時間洗澡,或喝一杯冰涼的白開水。

由於患上這種怪病,下雨天普林斯只能幹坐在家中,眼巴巴地望著窗外,這時常讓她感到十分懊惱和無聊。可每當她鬱鬱寡歡之時,還無法同普通人一樣向自己的男友尋求慰藉,因為一個簡單的吻就會引發她的過敏反應。

皮膚科專家尼娜?戈德(Nina Goad)稱,這種疾病名叫水源性蕁麻疹。目前醫生還沒有找到任何手段能治癒這種疾病,因為它的起因是因人而異的。但他建議普林斯接受專業的皮膚診斷,由此可能會找到針對她皮膚狀況的治療方式,比如塗一些專門的乳霜也許會有幫助。

過敏,有機體對某些藥物或外界刺激的感受性不正常地增高的現象,藥物過敏。過敏簡單地說就是對某種物質過度敏感。當你吃下、摸到或吸入某種物質的時候,身體會產生過度的反應;導致這種反應的物質就是所謂的「過敏原」。在正常的情況下,身體會製造抗體用來保護身體不受疾病的侵害;但過敏者的身體卻會將正常無害的物質誤認為是有害的東西,產生抗體,這種物質就成為一種「過敏原」。

對某些物質(如細菌、花粉、食物或藥物)、境遇(如精神、情緒激動或曝露陽光)或物理狀況(如受冷)所產生的超常的或病理的反應。

對青黴素有過敏反應。

當人體抵抗抗原侵入功能過強時,在過敏原的刺激下就會發生過敏反應。

引證解釋

1、有機體對某些藥物或外界刺激的感受性不正常地增高的現象。

2、過分敏感。

豐子愷《「藝術的逃難」》:「因為過去種種憂慮傷害了我的神經,使它由過敏而變成衰弱。」許傑《鄰居》:「她的過敏的神經,似乎聽見小文的顫動的語句」。

基本含義

過敏是一種機體的變態反應,是人對正常物質(過敏原)的一種不正常的反應,當過敏原接觸到過敏體質的人群才會發生過敏,過敏原有花粉、粉塵、異體蛋白、化學物質、紫外線等幾百種。在過敏反應的發生過程中,過敏介質起著直接的作用,過敏原是過敏病症發生的外因,而機體免疫能力低下,大量自由基對肥大細胞和嗜鹼粒細胞的氧化破壞是過敏發生的內因。一般來講,當「過敏原」第一次進入機體時,肥大細胞或者是嗜鹼性粒細胞結合,產生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等的過敏因子,但並不會立即產生過敏,此特性有些將維持2~3天,有的數月。當機體第二次接受這種「過敏原」時,肥大細胞才會變形,產生過敏因子,也就產生了一系列的過敏現象。

病理分析

概述

過敏反應又稱超敏反應或變態反應,是指機體受同一抗原物質再次刺激後產生的一種異常或病理性免疫反應。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大約佔人口的20%,從新生兒到中老年人各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生,沒有明顯的性別傾向,但有明顯的遺傳性傾向。

過敏症是一種文明病。醫學上把過敏(變應性)分為4種不同的種類,並以羅馬數字I至IV來命名。其中最常見的是I型和IV型。I型有時也被稱為「特應性」或者「速髮型變應性」。例如,人體在被昆蟲蜇傷後幾秒鐘就會作出反應,動物毛髮過敏和花粉過敏在幾分鐘內就有反應,食物過敏的時間則在30分鐘以內。與此相反,IV型過敏的反應則要慢得多,症狀要在一天或者幾天之後才會出現。例如裝飾物過敏和許多類型的職業過敏等。因此,人們把其稱為「遲髮型變應性」。過敏(即變態反應)的定義有多種版本,為了闡述這個重要問題和確保醫學工作者在一個統一的概念中交流,WAO推薦使用一套國際統一的定義和術語。在這之前,歐洲過敏和臨床免疫學會曾經出版了";一個修改的免疫定義法";並推薦使用這套術語(Ref: Johansson et al. Allergy 2002). 在這個基礎上,WAO再次進行了修改和補充,並建議推廣使用這套最新版本。

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過敏性疾病,其中兒童數量最多,估計到2010年,患病率將達到40%。

中國有兩億多人患過敏性疾病,脫敏已是公認療效顯著的療法。

鍾南山院士介紹,全球有22%的人群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濕疹等過敏性疾病,並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增加,預計2010年將達到全球人口的40%。依此類推中國有兩億多人患有過敏性疾病,應引起重視。

中醫辨證分型整體調治過敏性鼻炎

中醫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是通過整體辨證,調節臟腑功能入手,達到治本的目的,有較好的療效。根據臨床症狀,結合局部檢查,即鼻黏膜的蒼白水腫、充血、瘀血、涕色清稀或黃稠等及分辨病人的個體差異、不同季節等,進行辨證論治,療效持久,無副作用,在治療上有一定的優勢。

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內因多與臟腑功能失調及個人稟賦體質有關,外因多由氣候(風、寒、熱、燥)等邪氣侵襲鼻竅所致。臟腑功能失調與肺、脾、腎三腑虛損有關,其病主要在肺,其本在脾腎。常見證型有:

肺氣虛寒型:臨床表現主要為陣發性鼻癢,噴嚏,流清涕,早晚易發,遇風(寒)即作,怕冷,易感冒,面色淡白,氣短,咳嗽痰稀,鼻黏膜蒼白水腫,舌質淡,苔白,脈細。治療用溫肺散寒法:常用方劑溫肺湯。常用藥如黃芪30克,黨參30克,白朮12克,茯苓15克,靈芝12克,絞股藍15克,防風12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麻黃10克,細辛6克,辛夷12克,白芷12克,五味子15克,訶子肉12克,甘草6克,水煎服。玉屏風、荊防丸口服。

脾氣虛弱型:臨床表現主要為陣發性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鼻酸脹較重,四肢乏力,頭昏頭重,飲食不香,大便偏稀,鼻黏膜腫脹明顯,蒼白或灰暗,舌質淡胖邊有齒印,苔白或膩,脈細或弱。治療用益氣健脾法。常用方劑如補中湯,常用藥如黃芪50克,黨參30克,白朮12克,靈芝15克,蓮子12克,山藥2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辛夷12克,柴胡12克,薄荷12克,扁豆20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參茯丸、通竅丸口服。

腎陽虧虛型:臨床表現主要為陣發性鼻癢,噴嚏頻作,連連不已,鼻流清涕,量多如注,形寒怕冷,腰酸腿軟,小便清長,夜尿頻,舌淡胖,苔白,脈沉細。治療用溫陽補腎法,常用方劑如溫腎湯。常用藥如仙茅12克,仙靈牌12克,沙苑子12克,茺蔚子12克,女貞子12克,覆盆子12克,菟絲子15克,龍眼肉20克,桑葚子15克,枸杞子15克,白芷12克,細辛6克,附子10克,肉桂6克,辛夷10克,甘草6克,水煎服。還少丸、珍珠丸口服。

氣虛血瘀型:臨床表現主要為陣發性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明顯,鼻甲紫暗,舌暗紅有瘀點,苔白,脈澀。治療用活血化瘀法,常用方劑如活血通竅湯。常用藥如黃芪30克,澤蘭12克,甘松12克,黨參30克,丹參30克,當歸12克,川芎15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紅花12克,三稜12克,莪術12克,地龍12克,蟬衣12克,木賊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活血丸、鼻炎靈口服。

外寒內熱型:臨床表現主要為陣發性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怕冷,遇風易作,口乾,喜冷飲,大便干結,舌紅苔黃。治療用平調寒熱法,常用方劑如清肺湯。常用藥如桑白皮12克,黃芩12克,地骨皮12克,射干12克,浮萍12克,木蝴蝶12克,馬勃12克,紫草12克,茜草12克,旱蓮草15克,梔子12克,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枇杷葉12克,辛夷12克,蒼耳12克,蟬蛻12克,甘草6克,水煎服。百蕊片、辛夷丸口服。

(山東省淄博市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曹元成)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