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醫臨床思維靈感

  早在《內經·八正神明篇》中就有「昭然獨明」、「慧然獨悟」等靈感記載。靈感作為現代認識論的範疇,是指思維過程中人對客觀事物相對獨立、短暫的突然穎悟和明銳理解。它集感性與理性於一身,既能直接捕捉和感知客觀事物的外部現象,又能直接領悟和認識客觀事物的內在本質和規律,是由客觀事物直接引起的「頓悟式」的認識飛躍。錢學森說:「靈感是一種人們沒有意識到的對信息的加工過程,是在潛意識中醞釀問題而後與顯意識的突然溝通。」它的產生離不開實踐、機遇、聯想、直覺等環節。近年來,隨著思維科學研究的進展,靈感已成為中醫思維形式的一種,並廣泛應用於臨床,筆者試結合中醫臨床作初步探討。

  思維靈感的特性

  偶然性和突發性使靈感具有靈性。靈感常常以突然降臨的形式在人們頭腦中閃現出智慧的火花,一些新念頭、新見解、新發現,不一定都是在大腦高度集中思考的時候出現,而往往是在對問題作了多方面的艱苦思索之後,大腦鬆弛狀態下忽然閃現出來的。長期潛心思索、苦心鑽研的人,更容易產生靈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一定的知識經驗積累和思維能力準備,同時還要善於捕捉。

  張從正《儒門事親》卷二中就有偶有所遇厥疾獲瘳記11篇,記錄了偶得吐法、瀉法、出血法等。今人汪氏等用「甑腳水」回乳,就是在臨床中偶然發現的。劉氏由朱丹溪首創的「提壺揭蓋」法而靈感閃現,茅塞頓開,悟出了「塞蓋止流」法,在臨床上用於治療洩瀉、遺精、尿崩、帶下、自汗等病症,取得了滿意效果。

  靈感的出現帶有相當的偶然性,但偶然中隱含著某種必然。恩格斯曾經說過:「所謂偶然的東西,是一種有必然性隱藏在裡面的形式。」自覺地認識和掌握這種必然,使人有可能通過某種途徑激發創造性靈感。

  綜合性和創造性

  靈感在我們使用任何一種思維時,都可能遇到。換句話說,靈感以凝縮的形式包含了許多思維形式和思維方法,並發生著諸多思維形式和思維方法在一般情況下無法發生的能動作用,是人腦諸種認識能力所形成的一種綜合性的功能,它能使人擺脫習慣性思路的困境,瞬息間領悟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形成新形象、新概念、新思想,所以也是極其寶貴的最佳的創造性思維活動。

  清代溫病學家余師愚由於其父染疫為群醫所誤,長期考慮溫病相應的治法,在讀《本草》時發現「石膏性寒,大清胃熱,味淡而薄能解肌表熱,體沉而降,能洩實熱」,才「恍然大悟」。知道了「非此不足以治熱疫」,遂創清溫敗毒飲,「遇有其證,投之無不獲效,歷三十年活人無算」,並著成《疫疹一得》,使瘟疫治法有所突破。溫病學重要文獻《溫熱論》也是葉天士游洞庭湖時突發靈感,口述並由顧景文執筆記錄的。漢代名醫華佗正是在戰場救護的大量實踐中,由於偶然的機遇觸發了靈感創造出麻沸散,並由動物的動而少病創造出了五禽戲。

  思維靈感產生的基本因素

  博學精深:泰勒說過:「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人,比只有一種知識和經驗的人更容易產生新的聯想和獨特的見解。」縱觀中醫發展的歷史,博學廣識、見地深遠,是歷代醫家成功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促進靈感迸發的必備條件和土壤。

  隋唐名醫孫思邈認為醫學乃「至精至微」之事,要求醫家「涉獵群書」、「博極醫源」,從多方面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清代名醫葉天士謂其後代:「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讀萬卷書,然後可以濟世」;吳鞠通「進與病謀,退與心謀,十閱春秋,然後有得」才著成了《溫病條辨》,在溫病學理論上的這一成就與他「近師承於葉氏,遠追蹤乎仲景」是分不開的;李時珍閉戶讀書十年,搜羅百氏,凡子史、經傳、聲韻、農圃、醫卜、星相、樂府諸家,無所不覽,知識淵博,以至《本草綱目》紙貴洛陽;徐靈胎學驗俱豐,治病得心應手,是與他廣泛研究星經、地誌、九宮、音律、武術、兵法分不開的,他提出非聰明敏哲,淵博通達,虛懷靈變,勤讀筆記,精鑒確識之人不可學中醫。這些都提示醫生在學有專攻和研究的同時,要勤求博采。秦伯未被譽為詩、書、醫三絕,他的醫學成就得力於多方面的修養。程門雪曾謂:「名醫必然飽學,斷無儉腹名醫也。」他的醫學造詣自不必說,其文學修養、書畫、金石篆刻都具相當水平。

  「文以載道」,不通文理難明醫理,邵輔說「醫學奧旨,非儒不能明」;《新唐書》謂孫思邈「通百家說,善言老子、莊周」;《清史稿》說柯琴「博學多聞,能詩,善古文辭」;清代著名醫家薛雪善詩論,撰有《一瓢詩話》;徐大椿擅道情,創作的《洄溪道情》,更是文壇醫苑的佳話。當代著名中醫學家任應秋教授曾經說過:「在中醫學的發展長河中,醫學與文學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凡醫學之有成就者,無不嫻於文學,亦只具有較高文學修養的人,才可能精通醫學。」他非常欣賞黃宗羲「先窮經,後正史」的治學方法。

  如果說古代醫家都要求自己博學精深的話,那麼當代的創造型良醫則更應如此。集中精力,精深研究,主攻專業窄化是必須和有益的,但「窄化專業」絕不能「窄化視野」,因為從自己的專業知識領域向其他領域望去,在視野重合處,往往會看到意想不到的奇觀。

  清人劉開說得好:「非盡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開獨之域。」由此看來,靈感的產生與醫生對經典著作和基本理論的熟諳以及知識面的寬窄有至為重要的關係。博學精深,不僅是指在本學科之內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系統的專業理論、精湛的專業技能、必要的科研信息,而且在本學科之外,要有較豐富的相鄰、交叉和邊緣學科的知識,一定的社會科學和其他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等等。甚至有人認為醫家應該是個「雜家」,知識面廣可以左右逢源,觸類旁通,受到多方面的啟示。

  濃厚的興趣,強烈的願望

  興趣是人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態度,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濃厚穩定的興趣時,就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思索和平日對諸多信息的儲備。願望表明人對未知世界的嚮往和追求,它能促使人對問題進行長時間思考,以激發聯想,產生下意識而獨闢蹊徑。

  唐笠三在《吳醫匯講》中曾引用了朱丹溪描述自己思考過程的一段話:「方書瘦胎飲一論,為湖陽公主作也,予族妹苦於難產……予甚憫焉。視其形肥而勤於針黹,構思旬日,忽自悟曰,此正與湖陽公主相反,彼奉養之人,其氣必實,耗其氣使和平,故易產。今形肥,知其氣虛,久坐知其不運,今其有孕至五六個月,遂於大全方紫蘇飲加補氣藥,與十數貼,因得男兒甚快。」丹溪忽然自悟的靈感,正是由於他憐憫族妹難產,構思旬日的結果。應該說,此時他已經有了對該病瞭如指掌的認識和成竹在胸的治療措施。

  恬靜的心情,舒靜的環境

  恬靜的心情使人摒除急躁煩惱,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寧靜的自然環境和舒松的社會環境能擺脫分散注意力的其他問題,避免干擾,全神貫注,使下意識思維活躍起來。靈感能溝通和活躍我們的思路,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但不能代替平日的理論知識學習、臨床經驗積累和思維能力的自我培養。《吳醫匯講》中謂:「看病不認真切,則靜坐思之,總於望、聞、問、切四者中搜求病機,必有得心之處,胸中了了,用藥方靈,若終於疑惑,而勉強投方,竊恐誤人性命也。」《醫學心悟》論「醫有徹始徹終之理時」也說「學者讀書之餘,閉目凝神,時刻將此數語,細加領會,自應一旦豁然,融會貫通,徹始徹終,了無疑義,以之司命,奚愧焉。」

  研究臨床思維靈感的意義

  靈感是一種閃光思想,它可以使詩人產生絕妙佳句,科學家產生創造性的構思,得出久思不解問題之答案,也能使醫生得出最佳治療措施,有時甚至導致新的發現和重大發明。研究中醫臨床思維靈感,肯定其科學性和客觀實在性,確立其在中醫臨床思維中的地位,從而加深對靈感產生規律的認識,讓靈感更多地蒞臨,有助於中醫理論的發展和臨床辨治水平的提高。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