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好醫古文

學好醫古文是打開古代中醫寶藏的前提和基礎。古語說:「文以載道。」載道者,載醫道也。縱觀歷代的中醫大家,他們不僅具有紮實的文字功底,而且精勤不倦、博覽群書。因此,學好醫古文、用好醫古文是提升中醫文化素養和專業素質的重要條件。那麼,怎樣才能學好醫古文呢?

  明確目標 循序漸進

我們學習醫古文的主要目的是:能看懂古代中醫藥學文獻,能明白古代典籍中的典故,能正確理解古代的中醫名詞術語。一般來說,時間的跨度越大,文字理解起來就越困難。最難讀懂的是甲骨文、金文,其次是先秦文獻、漢魏六朝文獻、唐宋文獻,再次是明清文獻。因此,在學習醫古文之初,可以多看一些明清的小說,如四大文學名著、三言兩拍;多學習漢魏六朝的歌賦詩文;多看些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多背些唐詩宋詞;認真研讀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穿插學習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相關文獻。多讀一些明清醫家的著作,如清代名醫陳修園編寫的系列圖書和四庫全書中收錄的明清醫籍。在此基礎上,再讀唐宋時期的醫藥學文獻,這樣對中醫四大經典著作就更容易讀懂了。總之,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逐步實現預期的目標。

  深入淺出 博覽精學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學好醫古文,必須精學博覽經史百家文獻,要把古文當做小說來讀,不斷借鑒和吸收古代的優秀文明成果。如果沒有博覽,就不可能實現精學。我們所學的東西越多,能夠聚集的知識能量也就越大。博覽群書、高談闊論,只能說是一名文化人;只有博而返約、勤而善用,才能成為一位優秀的專家學者。秦代李斯在《諫逐客書》中寫道:「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掌握技巧 多讀多背

要學好醫古文,就必須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如必須瞭解文章的歷史背景、正確歸納字詞的含義、認真把握文章的層次和段落、正確分析文章前後的邏輯關係、掌握正確的語法和修辭。相傳孔子作《春秋》,以巧妙的措辭暗寓褒貶。古人行文,言下之意也會從片言隻字中透露。細品這些關鍵語句,才能有助於讀出作者言下之意,這就是著名的「春秋筆法」。如果沒有把握其要領,則很難深入理解其中的豐富內涵。

多讀多背十分重要。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背誦大量重要的文學名篇和中醫經典,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專業素質無疑會有很大的幫助。中醫的《醫學三字經》、《藥性賦》、《湯頭歌訣》都是很好的詩歌作品,細細品讀,餘味無窮。如果一個人能夠隨時引經據典、出口成章,那必定會大大提升自己的學識修養,使自己受益終身。

消化吸收 靈活運用

古文再好,那是前人的成果。歷代醫籍再豐富,那是書本上的東西。因此,學習醫古文的目的就是要把前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學習上的消化吸收,就是要將所學過的醫古文知識變成自己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做到明白精髓、觸類旁通。靈活運用就是要掌握要領,將其靈活運用到教學科研、臨床文獻整理等各個方面。比如,在學習孫思邈的「大醫精誠」時,他向醫者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精」,即技術精湛,二是「誠」,即品德高尚,並從「心」、 「體」和「法」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盡描述,讀起來朗朗上口,耐人尋味。如能邊讀邊思,一個「大醫」的美好形象就會在腦海中形成,隨時勉勵自己注意遵守行醫規範,用一顆仁愛之心對待每一位患者。

  總結經驗 不斷提高

每個人由於知識結構、思想方法、學習習慣、先天稟賦的差異,其學習方法、經驗體會都會有較大的差異。因此,我們不僅要善於學習,還必須善於總結經驗,才能不斷取得進步、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涵養和專業素質。

比如:有人善於運用「層次分析法」,在辨析字詞的基礎上進一步逐層分析課文,推敲其中大意。它包括對句中詞組的結構、句子的類型、句子的形成、每句話的意思以及上下文之間的關係,都要仔細研究和準確理解。有人善於運用「提綱挈領法」,即通過層次分析,將課文分為若干大的段落,總結出其中的中心意思,然後即可提煉出全文中心思想,並將此作為學習每篇課文的關鍵所在。有人善於運用「問題啟發法」,在學習每篇課文時,積極開拓思路,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 「言在此,意在彼」中啟發思路。有人善於運用「聯繫實際法」,在學習課文中,注意聯繫當前中醫理論與臨床,以加深認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文無常法,關鍵在於勤學苦練。只有平時多看、多讀、多記、多背,才能做到博采百家之長,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只有這樣,才能成就一代名醫,才能擔負起振興中醫的重任。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