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固脬止小兒白天尿頻

六味地黃丸出於宋代名醫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由熟地黃、山萸肉、澤瀉、白茯苓、牡丹皮、干山藥組成。該方具有滋補腎陰之功,主治腎陰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等症。白天尿頻綜合征又稱為神經性尿頻,多發生於嬰幼兒時期,是嬰幼兒的常見病、多發病。臨床表現:醒時尿頻,次數較多,甚者數分鐘1次,點滴淋瀝,但入寐消失,反覆發作,無明顯其他不適。實驗室檢查:尿常規、尿培養無陽性發現。筆者應用六味地黃丸辨證治療小兒白天尿頻綜合征,收效較好。

病案舉例

周某,男,3歲,身高0.8米,體重15千克。患兒飲食正常,面色紅潤有光澤,形體中等,手足不溫,小便短赤,白天尿頻,日20餘次,常尿於褲中,大約每天7~8次,甚則20分鐘左右即發生一次,入睡後喜動,夜間偶有遺尿,大便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尿常規檢查正常,B超查腎、膀胱未見異常。辨證屬腎陰不足,虛熱內擾,膀胱失約而尿頻,治宜補腎固脬。予六味地黃丸濃縮丸(同仁堂),早晚各6粒,溫水送服。服藥第2天,每次尿量增加,次數減少,故囑家長繼續給患兒應用。服藥至第6天時患兒尿量與次數已基本正常,為預防復發,繼續服用5天,現已完全治癒。

按:中醫認為小便頻數主要由於小兒體質虛弱,腎氣不固,膀胱約束無能,氣化不宣所致。正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所說:「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此外小兒玩耍時間過長可致疲勞過度,脾肺二髒俱虛,上虛不能制下,土虛不能制水,膀胱氣化無力,而發生小便頻數。六味地黃丸為「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要劑,誠如《醫方論》所說:「此方非但治肝腎不足,實三陰並治之劑。有熟地之膩補腎水,即有澤瀉之宣洩腎濁以濟之;有萸肉之溫澀肝經,即有丹皮之清瀉肝火以佐之;有山藥之收攝脾經,即有茯苓之淡滲脾濕以和之。藥止六味,而大開大合,三陰並治,洵補方之正鵠也。」因患兒小便短赤、脈細弱、入睡後喜動,辨證為腎陰不足,虛熱內擾,應用六味地黃丸治療可謂藥證相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