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疽之表現患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如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等。其形成多由於素體陽虛,營血不足,寒凝痰滯,痺阻於肌肉、筋骨、血脈,常伴有全身虛寒證。臨床多見於中老年患者,尤其是癤腫形成之後,大劑量應用清熱解毒之品或長期應用抗生素,可使癤腫轉化為陰疽。陽和湯專為陰疽而設。在抗生素和清熱解毒之品濫用的今天,更顯其功效卓著。
患者,李某,男,70歲。於2006年7月就診。
自述20天前右側面頰出現黃豆大小硬結,壓之疼痛,並有紅腫。在社區醫院按「癤腫」給予青黴素980萬單位,甲硝唑250毫升靜脈點滴,7天後癤腫紅腫消失,但硬結擴大如花生米,壓之仍有疼痛。於是將青黴素換為頭孢哌酮,繼續輸至第18天,硬結仍如花生米大,顏色暗淡,並出現納呆,便溏等,患者不能耐受。刻診:癤腫如花生米大,邊界清楚,壓之疼痛,顏色暗淡,脘腹脹滿,納呆便溏。舌質淡,苔白滑,脈沉遲。辨證為陽虛血弱,寒凝痰滯。治以溫陽補血,散寒通滯。處方:熟地30克,麻黃15克,鹿角膠12克(烊化),白芥子30克,肉桂12克,生甘草12克,炮姜15克,砂仁15克,黑附子30克(與生薑45克一起先煎),7劑。每劑以水1600毫升,煎至600毫升,分3次服。7劑服完,癤腫縮小如黃豆大,納呆腹脹好轉,不再便溏。效不更方,續服7劑,癤腫消失。為鞏固療效服至18劑。告愈。
按:《成方便讀》言陽和湯:「夫癰疽流注之屬於陰寒者,人皆知用溫散之法矣。然痰凝血滯之症,若正氣充足者,自可運行無阻,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其所虛之處,即受邪之處。病因於血分者,仍必從血而求之,故以熟地大補陰血之藥為君,恐草木無情,力難充足,又以鹿角膠有形精血之屬以贊助之。但既虛且寒,又非平補之性可收速效,再以炮姜之溫中散寒,能入血分者,引熟地、鹿角直入其地,以成其功。白芥子能去皮裡膜外之痰,桂枝入營,麻黃達衛,共成解散之勳,以宣熟地、鹿角膠之滯;甘草不特協和諸藥,且賴其為九土之精英,百毒遇上則化耳。」陰疽治法,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氣血兩虛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結也。治之之法,非麻黃不能開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雖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開,寒凝一解,氣血乃行,毒亦隨之消矣。本案患者,年已七旬,陽氣虛弱,氣血不足,加之大劑量抗生素長期應用,初則有效,久則更傷陽氣,以致氣血虛處,痰凝為患,病情遷延不愈。加黑附子旨在加強溫陽化氣之作用,加砂仁意在理胃祛濕,暖腎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