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辨治的實質是基於「天人相應」思想,透過自然氣息的運動變化瞭解人體氣機變化及其臨床表現,「謹調陰陽,無失氣宜」,通過調整天人關係,從而達到祛病除疾的目的。
?運氣辨治,注重辨時、辨機、辨陰陽「開闔樞」變化,是對靜態、空間辨證的重要指導和補充。
運氣學說是探索自然現象與生命現象共有週期規律,從而尋求健康養生與疾病發病規律及其相應防治方法的理論。《內經》有「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也」之明訓,強調運氣學說對臨床的重要性。
龍砂醫學流派代表性傳承人顧植山教授認為:運氣辨治的實質是基於「天人相應」思想,透過自然氣息的運動變化瞭解人體氣機變化及其臨床表現,「謹調陰陽,無失氣宜」,通過調整天人關係,從而達到祛病除疾的目的。運氣辨治,注重辨時、辨機、辨陰陽「開闔樞」變化,是對靜態、空間辨證的重要指導和補充。
胃癌術後味覺消失納呆案
孔某,男,60歲,2014年11月3日初診。患者1年前因反覆上腹部飽脹伴劍突下隱痛6月,經查確診胃竇部腺癌,遂行手術切除,術後病理分期T3N0M0,潰瘍型中分化腺癌,行6程FOLFOX4方案化療,過程順利,病程中時有進食哽咽伴食管痰涎樣分泌物多,胃鏡檢查示吻合口狹窄伴吻合口炎,經球囊擴張及中藥調理後症狀改善,納谷如常,神振氣爽。近2月,患者自覺味覺消失,進食味同嚼蠟,無食慾,消瘦明顯,相關檢查未見腫瘤復發、轉移徵象,西藥口服復方消化酶、多潘立酮、莫沙必利、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等未見改善,甚為痛苦。前醫多從醒脾開胃,健脾助運諸思路辨證論治。刻診:形體消瘦,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問診時有痰涎樣分泌物吐出,四末不溫,體倦怕冷,二便尚調,夜寐安,舌淡襯紫,苔薄微膩,脈沉細小數。
鑒於前醫效微,遂轉從運氣思路診治,予附子山萸湯治之。鹽附子(先煎1小時)10克,山萸肉30克,宣木瓜10克,炒烏梅10克,公丁香(後下)3克,姜半夏10克,廣木香10克,肉豆蔻10克,生薑7片,大紅棗(擘)5枚。7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1次。
二診(2014年11月10日):服藥7劑,口味基本恢復,納谷大增,仍有怕冷,脈仍沉細。效不更方,加大附子用量,改鹽附子(先煎2小時)20克,繼服7劑。
三診(2014年11月17日):怕冷症狀明顯改善,余症皆消。改用膏方調理,以薯蕷丸合附子山萸湯及備化湯增損善後。
按:2014年為甲午年,中運為太宮,《素問·氣交變大論》云:「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冤,上應鎮星」,調攝需「以鹹益腎,以酸祛濕」。《靈樞·脈度篇》云:「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患者味覺消失,乃心氣不足引起。形體消瘦,四末不溫,體倦怕冷,脈沉細,結合腫瘤手術、化療病史,乃脾腎受伐,陽氣不足,與甲午年運氣致病病機相謀,故可選用附子山萸湯調補脾腎。此外,患者出生於1954年,該年為上一個甲子甲午年,出生時間與發病時間的運氣特點相同,更提高了使用六甲年運氣方附子山萸湯的幾率。
附子山萸湯中,附子辛甘大熱,歸心腎脾經,選鹽附子,取「以鹹益腎」之意,附子強心之用,則心氣通於舌而能知五味矣;山萸肉酸澀微溫,歸肝腎經,重用山萸肉一則為補腎所需,二為「以酸祛濕」之要。縱觀全方,雖未用白朮、山楂、麥芽、神曲等健脾消食助運之品,但卻抓住主要運氣病機,故口味復,納谷馨,諸症得解。
胸腺瘤並發重症肌無力案
余某,男,48歲,2014年10月5日初診。患者2年前因右側眼瞼下垂漸進性加重3月,經檢查發現上縱隔佔位,考慮「胸腺瘤」,遂行手術切除,術後病理示B1型胸腺瘤,輔助放療,放療結束後2月,出現呼吸困難加重,檢查確診為重症肌無力Ⅱb型,遂口服復方新斯的明治療,並長期配合補中益氣湯、升陷湯等調理,一般症狀控制尚可。近2月,患者出現胸悶,呼吸費力,感氣不夠用,上氣不接下氣,需用力呼吸,雙下肢浮腫,按之凹陷,怕冷,體倦,嗜睡,納差。相關檢查提示病情進展,加用糖皮質激素,並行環磷酰胺單藥化療2個療程,症狀改善不顯著。舌淡,苔薄,脈沉細。
患者目前症候特點為脾腎陽虛,結合運氣思路,選用六甲年運氣方附子山萸湯治之。制附子(先煎1小時)10克,山萸肉30克,宣木瓜10克,炒烏梅10克,公丁香(後下)3克, 姜半夏10克,廣木香10克,肉豆蔻10克,生薑7片,大紅棗(擘)5枚。7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各1次。
二診(2014年10月12日):服藥後呼吸困難改善,怕冷、體倦改善,但仍有輕度胸悶感。上方加葶藶子10克,「以苦強心」。7劑水煎服,日1劑,服法同前。
三診(2014年10月19日):胸悶未作,下肢浮腫消失,體力大增,已能外出散步,改薯蕷丸調理善後。
按:胸腺瘤易並發重症肌無力,中醫可歸屬於「痿證」範疇,習補中益氣湯等培補中氣治之。按運氣思路,2014甲午年土運太過,《素問·氣交變大論》曰:「歲土太過,雨濕流行……甚則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腳下痛,飲發中滿食減,四肢不舉。」患者所表現臨床症狀之運氣病機與附子山萸湯相謀,故選用附子山萸湯。
清代龍砂名醫繆問註釋該方曰:「以附子大熱純陽之品,直達坎陽,以消陰翳,回厥逆而鼓少火,治腎而兼治脾」「髒宜補,既有萸肉以培乙木;腑宜瀉,更用木瓜以洩甲木。所以安甲乙者,即所以資戊己也。肉果辛溫助土,有止瀉之功,兼散皮外絡下諸氣,治肉痿所必需。再復以半夏之利濕,丁、木香之治胃,木瓜、烏梅之療痿,生薑、大棗之和中,眼光四射矣。」
此外,患者出生於1966年丙午年,該年中運為「太羽」「歲水太過」,《素問·氣交變大論》云:「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亦與「以苦強心,以甘補脾」之調攝大法相合,故效。
《素問·寶命全形論》云:「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體胚胎孕育過程中以及在不斷經歷「生長化收藏」的成長過程中同樣會受到五運六氣的影響,這些在臨床中都需要合參,並與基於運氣思路辨病機論治相結合。
關於運氣對體質、健康狀態以及發病的影響,大致有三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胎孕期運氣因素影響;二是出生時、成長中運氣因素影響;三是發病時運氣因素影響;基於運氣思路臨證必須兼顧考慮以上三點不同時段實際運氣特點,三者合參,結合辨運氣病機,方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