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人參湯證誤診1例

人參湯即理中湯,一般多將本方運用於治療中陽不足導致的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病症。其實本方在心血管疾病中也大有用武之地,如《金匱要略·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中有「胸痺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雖然枳實薤白桂枝湯與人參湯方證在理論上鑒別不難,但筆者經過臨床反覆摸索對比研究發現,兩者在臨床上有時較難區分,且兩方可以出現在同一病人的不同疾病階段,在特定情況下還可以互相轉化。

韋某,男,67歲。2008年2月1日來診。

患者7月前突然出現胸悶、心慌,夜間不能平臥,喘憋不適前往鄉鎮衛生院診療,診斷為冠心病、心律失常、房早、室早,並給予口服抗心律失常西藥。後時有復發,勞累後諸症加重。刻下症見:胸悶不痛,心慌,遠行、勞累後加重,夜間不能平臥,常憋醒,動輒汗出,汗出後全身發涼,氣短,乏力,胃納差,無食慾,腹脹,睡眠極差,二便正常。查:神情萎頓,面色萎黃無光澤,雙下肢不腫,舌體胖,舌質淡,舌苔白膩罩黃,脈浮緩,時有一止。辨證為胸痺,痰濁痺阻胸陽。治以豁痰寬胸,擬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處方:瓜蔞15克,薤白15克,制半夏1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鍛龍骨、鍛牡蠣各15克,生薑3片,小紅棗5枚(掰)。5劑,水煎服,一次煎透,日1劑。囑患者藥後如有不適,立刻告知。

2008年2月9日二診:患者訴說喝藥第一口後即覺胃中極度難受,心慌加重,但考慮正逢春節期間就未及時告知不適,服完5劑。諸症依舊,胃納更差,舌苔轉白厚膩,心率46次/分。擬二陳湯合平胃散化痰開胃,換方:制半夏10克,陳皮10克,茯苓15克,厚樸10克,蒼朮10克,炒谷芽15克,炒麥芽15克。3劑,煎服法同上。

2008年2月10日三診:電話告知服藥1劑後胃中絞痛發作,極度難受,心慌、胸悶、喘憋加重,徹夜未眠。筆者聞訊百思不解,電話向他人請教,解釋說這很有可能是一個人參湯證,舌苔厚膩是中陽不足造成的,於是立刻前往探視。刻下症見:患者神疲乏力,心慌、胸悶加重,汗出溱溱,舌脈同前,心率36次/分。筆者急取紅參30克隔水蒸20分鐘,讓患者隨即服下,藥後患者心慌氣短漸平,全身有暖意,半小時後查心率42次/分,脈搏轉有力。由於患者對筆者失去信心,不願再接受治療,故勸其前往醫院全面檢查,明確診斷後再行治療,並建議平常多服紅參(隔水蒸)。

2009年2月5日四診:訴間斷服用紅參後病情穩定,體力好轉明顯,後逢農忙勞累後胸悶心慌重現,因下半年未再服紅參,病情加重,舌脈同前。筆者隨即處方:紅參15克,炒白朮30克,乾薑10克,炙甘草10克。3劑,水煎服,日1劑。藥後患者胸悶心慌漸平,後一直以本方調補,隨訪至今病情穩定。患者可生活自理,稍事農活而不累。

按:該患者以胸悶心悸為主,考慮按照「胸痺」進行辨治,初診時見其伴有夜間不能平臥,舌苔白膩,胃口差,立刻想到「胸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同時動輒汗出,出汗後全身發涼,脈浮緩是桂枝湯證,心慌、汗出是龍骨牡蠣證,因此合方治療。不料藥後患者極度難受,說明方證不對應。二診時見其舌苔轉白厚膩,很顯然是痰濁證,考慮運用二陳湯、平胃散化痰除濕為治,然亦非的對之方。後經點撥後方才恍然大悟,原來條文中早有明言,胸痺病有兩種方證類型,偏實證為枳實薤白桂枝湯證,而偏虛證則為人參湯證。患者神情萎頓,氣短乏力,動輒汗出,均是一派氣虛表現,其舌苔厚膩是中陽不振,無力運化水濕所致,治療時急當大補元氣。患者服獨參湯及人參湯後病情轉穩定,說明藥證、方證對應。

通過對本案的反思,筆者深深體會到,臨證診察之際一定要細緻入微,同時反覆觀察總結藥後效應也不容忽視。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