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收斂在「五止」之功

五倍子為角倍蚜寄生在漆樹科植物鹽膚木上所形成的蟲癭。又名百蟲、木附子、百蟲倉。於9~10月間在蟲癭轉為紅色而未開裂時采收,用沸水燙3~5分鐘,以殺死內部的蚜蟲,撈出曬乾或烘乾。凡有鹽膚木生長之地區,均有生產,而以四川、貴州產量為多。

五倍子味酸、澀,性寒。歸肺、大腸、腎經。具有斂肺降火,澀腸固精,斂汗止血,收濕斂瘡之作用。是一味極強的收斂藥,概言中醫之用,功在「五止」,即止咳、止痢、止汗、止血、止脫。

止咳

五倍子用於肺虛久咳,屬中醫所謂「斂肺止咳」之法,治療肺虛氣逆,兼挾虛火之證者。朱丹溪曰:「五倍子屬金與水,噙之善收頑痰,解熱毒,佐它良藥。黃昏咳嗽,乃火氣浮入肺中,不宜用涼藥,宜五倍、五味斂而降之。」此多屬慢性支氣管炎之候,新感暴咳不宜也。

止汗

五倍子用於盜汗、自汗常多外用。將五倍子研為細末,即為「獨聖散」,以之敷臍止汗,自古即有記載。《集靈方》云:「治盜汗、自汗用五倍子研末,津調,填臍中,縛定,一夜即止。」可見其效頗捷,此法不獨止汗,還可治小兒夜啼。對於古代以五倍子外敷止汗法,現代臨床多有報道,把五倍子研粉,每晚睡前取3~10克,用涼開水調成糊狀,敷於臍窩,紗布敷蓋,膠布固定,重症每晚可敷兩次,一般1~3次即可生效。本品既能止渴收汗又善降火生津,故陰虛者最為適宜。如肺結核之盜汗,也同樣有效。

止瀉

慢性瀉痢初起,屬實屬熱,宜清宜導,久瀉久痢,則宜止宜斂。而五倍子其性不僅收斂,且有抗菌作用,故於慢性瀉痢甚合。《本草綱目》以之治洩痢之附方,即有6首之多,其中以脾洩久痢方,配伍烏梅,臨床應用,頗收佳效。

止血

固絡止血。五倍子含有豐富之鞣質,能加速血凝而達到止血之效。所以歷代醫家均用於出血證,如尿血、便血、鼻衄、咯血、吐血、崩漏、月經過多、外傷出血等無實火者,均可內服或外敷。一般單用五倍子或配伍半量之枯礬,共研細末,米粉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10~20粒,米湯送下,一日2~3次,食後服,有止血之效。鼻衄、拔牙創面可取末外敷。

止脫

治療脫肛、子宮脫垂。二者均屬氣虛不足,中氣下陷而致,當益氣升舉以治其本,斂澀固脫而治其標,標本並舉,收效較佳。此法古人早有所用,如《三因方》、《婦人良方》載,治療脫肛不收,或產後脫腸,用五倍子末,加白礬一小塊,同煎熏洗,效果亦妙。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