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半夏瀉心湯治療內傷病,自然我們會想到一個問題:李東垣是如何使用半夏瀉心湯治療內傷痞證的?
後世治痞名方中有一張方劑為枳實消痞丸,出自李東垣之手。我們不妨從分析這張方劑入手,看看李東垣如何使用半夏瀉心湯。
《蘭室秘藏·心腹痞門》:「失笑丸,一名枳實消痞丸,治右關脈弦,心下虛痞,惡食懶倦,開胃進飲食。干生薑一錢,炙甘草、麥櫱面、白茯苓、白朮,以上各二錢,半夏曲、人參,以上各三錢,厚樸四錢(炙),枳實、黃連,以上各五錢。右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七丸,白湯下,食遠服。」從方劑組成看,此方為半夏瀉心湯合四君子湯去黃芩、大棗加枳實、厚樸、麥櫱面而成。半夏瀉心湯合四君子湯,如此使用半夏瀉心湯,在後世經方家臨床上應該是極為少見的。
本方也見於《東垣試效方》一書。在該書「心下痞門」中,在方劑前有一段文字為「心下痞論」:「《五常政大論》雲,土平日備化,備化之紀,其養肉,其病痞,陰所至為積飲痞隔。夫痞者,心下滿而不痛者是也。太陰者,濕土也,主壅塞,乃土來心下為痞滿也……仲景立瀉心湯數方,皆用黃連瀉心下之土邪,其效如響應桴。」可見李東垣把內傷心下痞證定位在太陰濕土壅塞,瀉濕土壅塞有賴黃連。故方中黃連重用,合以枳實、厚樸,苦以下氣,開壅瀉痞。上三味為方中主藥。證有虛實,黃連、枳實、厚樸所瀉之痞為實。從內傷考慮,倘證有脾虛,自當合用補虛之品,故李東垣選用了與四君子湯合方。
應該說,半夏瀉心湯治胃、治腸(王好古在《醫壘元戎》中即把半夏瀉心湯列在「陽明證」中),而枳實消痞丸治胃、治腸又治脾。也就是說,李東垣把一張治療陽明之方加減為一張陽明、太陰合治之方。正如清代醫家汪昂在《醫方集解》中解讀枳實消痞丸為「此太陰、陽明藥也」。
當然,枳實消痞丸原方從補瀉力量對比來看,瀉大於補,以瀉為主,此即後世所說的「消補兼施而以消為主」。倘藥後見效,隨著邪去痞減,自然接方需調整消補之劑量對比,收功自當以補為主。方以示例,活法在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