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藥方淺談

醫生組織藥方,俗稱『開藥方』或『開方』。藥方又名『處方」或『方劑』。它是醫生在對病人進行辨證,立法以後,根據立法的要求,結合具體病情,選擇適用的藥物,按照組織藥方的原則和藥物配伍變化,酌定用量輕重大小等組織而成的。是治療法則的具體運用,是醫生治療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祖國醫學辨證論治醫療體系中理,法、方,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前人經過長期醫療實踐,不斷總結與疾病做鬥爭的經驗,逐漸發現把幾種單味藥組織成藥方來使用,則能集中群藥的特長,發揮藥物的配伍變化作用,可以產生新的力量,以提高治療效果,並能通過組織配伍,使每藥更好地發揮其特長,糾正其缺點和弊害,組織成藥方,則可隨症加減,變化靈活,應用範圍可以大大擴大。於是就逐漸把藥物組織成藥方來使用,並在長期實踐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使用方法和寶貴經驗。可以說,藥方的產生是使用藥物方面的重大發展與進步。下面就詳細介紹藥方的幾個問題。

一、藥方的虹織原則:為了使藥方更好地產生治療效果,使各藥都能盡量發揮作用。並利用藥物相互間的相助,相畏,相須、相使等作用,輔助不足,監製太過,以增強藥方的治療作用。因而,在組織藥方時,方中的藥物不是簡單地,平均地拼集起來的。而是根據治法的要求和具體情況的需要各育側重與主次輕重等區別。一般說藥方中的藥物要有主藥,輔藥、佐藥,使藥等不同。

1、主藥:針對病情成病因,治療主證,解決主要矛盾,藥力使用最充足的叫主藥。

2、輔藥:輔助主藥或監製主藥,使主藥更好的發揮治療作用的叫輔藥。

3、佐藥:治療兼證或為了使主藥,輔藥更好地發揮藥力而予以創造有利條件,給主藥,輔藥增強效力的叫佐藥。

4、使藥:引導藥力直達病位,或引藥上升,下降、達表、入裡,或協調諸藥,或矯味,賦形的叫使藥。

另外,還有在熱藥中少加一些寒藥,或在寒藥中少加一些熱藥,以利治療作用的叫做反佐藥。反佐藥在一般情況下不常用。

以上是組織藥方的一般原則。舉例來說,如麻黃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是治療傷寒太陽病,表實證(頭痛,惡寒,發熱,無汗,氣喘、全身肢體酸痛、脈浮緊等)的主要方劑。方中用麻黃辛溫發汗、解表散寒為主藥,桂枝辛溫通陽,增強麻黃的發汗、散寒作用為輔藥,杏仁苦平利肺氣而治兼症的氣喘,同時杏仁苦降又能防止主藥的辛散太過為佐藥,甘草甘緩和中、協調諸藥為使藥。四藥配合,共達辛溫發汗,解表散寒的作用。

上述例子只是就一般組織情況而言,如果遇有病情複雜或病情嚴重的,也可用兩味或三味主藥,二至四味輔藥,三至五味佐使藥,甚或六至七味佐使藥等等,但也有時用一味主藥,二、三味輔藥組成藥方,也有的不用輔藥,只用主藥和二,三味佐使藥組成,甚至也可只用主藥,和使藥組成藥方。就是說不一定每張藥方都要具備主藥、輔藥、佐藥、使藥以及反佐藥等等,主要是根據治法的要求和具體情況需要而定,不可刻板拘泥。

二、藥方的靈活變化:組織藥方既要有一定的原則性,但又必須有隨證加減變化的靈活性。常用的藥方變化方法,概括起來,約有以下幾種:

1、藥味增減的變化;例如四味補氣湯(舊名四君子湯)是由黨參(或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四味藥物組成。但如遇有脾胃雖虛但不受補的人(服本湯後胃脹、胸悶、腹脹,食慾不振等),可在此湯中加入陳皮以行氣調胃,可免除上述缺點,名五味異功散,是治療脾氣虛弱常用的藥方,如病人痰濕較重,舌苔白厚而膩,噁心嘔逆的,則可加半夏,陳皮,名六味湯(舊名六君子湯),如果還兼有中焦氣滯而胃滿、腹脹的,可再加木香,砂仁以行氣消脹和中,名香砂六味湯。再如用小柴胡湯(柴胡,黃芩、半夏,黨參、甘草、生婪,大棗)時,如遇有口渴甚者,可去半夏,加天花粉,如患者體壯、新病正氣不虛者,可去黨參等等。

2、用藥量輕重的變化:例如積木湯(枳實八錢、白朮四錢)枳實用量大於白朮,主治脘腹積滯、堅滿,有病塊等症。枳術丸(枳實一兩,白朮二兩)白朮用量大於枳實而成為健脾和中、扶助中焦的方劑。這兩個藥方,因為藥量輕重的不同,則作用不同,主治不同。

3、氣味化合的變化:例如小建中湯(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飴糖)採用酸甘合化(白芍,飴糖)生陰,辛甘合化(桂枝,甘草)生陽,並使整個藥方的性味是甘緩而溫為主,而成為治療虛勞裡急、腹部作痛的有效方劑。再如烏梅丸(烏梅、細辛、桂枝、附子、黨參,黃柏,乾薑,黃連,川椒,當歸)利用了酸、辛、溫、苦(蛔蟲見酸則軟,見辛則伏,見溫則靜,見苦則下)合用的特點,成為治療蛔蟲有效的方劑,對吐蛔蟲更為有效。近些年常以此方隨證加減,用於治療膽道蛔蟲症等,每取得良好效果。再如清熱瀉火多用苦寒,滋陰降火則須用甘寒等等。

4、功能配伍的變化;例如黃連配吳萸為左金丸,主治肝郁化熱犯胃而致的吞酸嘈雜,配木香為香連丸,主治濕熱痢疾,裡急後重,配肉桂為交泰丸,主治心腎不交而致的失眠,配半夏、瓜萎為小陷胸湯,主治心下痞悶疼痛等。另如用芍葯甘草湯做實驗,發現芍葯對腸管的運動有促進和興奮作用,而甘草與此相反,而起抑製作用,可是把這兩藥配伍起來應用,卻可以起到顯著的抑製作用,特別是對腸管運動異常興奮的疾病能起到顯著的抑製作用。再據近年研究報導,用補中益氣湯(黃芪、黨參,白朮,當歸、陳皮、甘草,升麻,柴胡)進行動物實驗,發現升麻,柴胡兩藥在藥方中有明顯的協同作用,並能增強這些藥物的作用強度,尤其在腸蠕動方面。如去掉這兩藥,該方對腸蠕動的作用即現減弱,如單用升麻,柴胡則完全沒有以上各作用等等。可見功能配伍的變化,在組織藥方時佔有重要地位。

5、功劑型不同的變化;劑型不同,治療作用也不同,藥方的組織也因之不同。一般說急性病,重病,多用『湯』劑。湯劑藥方的組織藥味不宜太多,一般不超過九至十二味,例如當歸補血湯(黃芪、當歸)、四物湯(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八珍湯(黨參,白朮,茯苓,甘草、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十全大補湯(即八珍湯加黃苠,肉桂)等。慢性病或疾病的恢復階段可用「丸」劑。一般說:丸劑常作為常服用,因而丸劑藥方的組織可藥味多些,例如人參再造丸、鱉甲煎丸,安坤贊育丸等,有的多至三、四十味藥。虛證也可用「膏』劑。膏劑藥方中多選用膏汁較豐富的藥味,例如生地,麥冬,天冬,鮮石斛,梨汁,蜂蜜,冰糖等,以便容易收膏.郁證、急症也有時用『散』劑。例如逍遙散(柴胡,白芍,當歸,陳皮,白朮、煨姜,茯苓,甘草,薄荷)、四逆散(柴胡,枳實,白芍,甘草)六一散(滑石、甘草),開關散(皂角、細辛),等.另外,散劑有的作為粗末,水煎服,(煮散)也有的為細末,用溫開水或酒等送服。其它劑型還有洗劑,漱劑等,組織藥方時都要注意到它們的特點。這是僅就劑型變化的一般情況而言。因本講主要是以談湯劑藥方的組織變化為主,故對其他劑型從略。綜觀上述諸點,可見藥方的靈活變化是非常重要的.

三、藥方與治法的關係:組織藥方要根據治法(立法)的要求去進行思考。前人把這一步驟稱做『以法統方」,意思是說藥方的作用要符合治法的要求,法與方要統一。例如冶法是補氣,組織藥方時,可用四味補氣湯(舊名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一類方劑隨證加減,治法是補血,組織藥方時就可用四物湯、人參養榮湯一類方劑隨證加減,洽法是補腎陰,可用六味地黃湯一類方劑加減,治法是補腎陽,可用桂附地黃湯一類方劑加減,治法是瀉下,可用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一類方劑加減等等。但是,又須看到『一法之中可有數方,一方之中可有數法』的相互關係。例如下法之中有大承氣湯(急下法),調胃承氣湯(緩下法),增液承氣湯(潤下法)。大黃附子湯(溫下法)等等的不同,可見「一法之中可有數方·,再如防風通聖散(防風,川芎,當歸、赤芍、大黃、薄荷,麻黃,連翹,芷硝,生石膏、黃芩,桔梗,滑石,甘草,荊芥,白朮、梔子,生薑)這一個方劑中,既有汗法(解表)、又有清法(清熱),還有下法(瀉火)和活瘀等法,這是『一個之中可有數法』的例子。所以在組織藥方時,首先注意到以法統方,但同時也要想到法中有方、方中有法。最重要的是藥方與治法的統一。

四、有效方劑的吸取與採用:在組織藥方時,也要注意前人有效方劑和近代有效方劑的選用,並在這些有效方劑的基礎上,結合目前病人的具體病情以及年齡、氣候,地理條件等的不同,加以化裁變化。例如辨證為溫病氣分炯熱證,治法是清氣分熱,就可以選用石膏知母湯(舊名白虎湯: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隨證加減。如病人高燒好幾天,已傷津液,就可以加上鮮蘆根,天花粉一類的藥物。如果病人素日體弱,年齡較大,巳高燒數日,正氣不足,還可以加些黨參或白人參之類藥物。如病人已高燒了幾天,本來口渴很利害,喝水很多,今天反而不太渴,舌質也變為紅色,下午和晚上發燒較重,脈象也比以前變細,這是溫熱病邪有由氣分入營分的趨勢,這時的治法是既要清氣分熱,又要清營分熱。可在石膏知母湯中去甘草,加入生地,元參等,以兼清營熱,再加銀花、連翹透營清氣,引導邪熱由營轉氣而外透。這個藥方就是採用石膏知母湯和清營湯兩方的有關部分化裁而成,但仍是以清氣分熱為主的藥方。如溫熱病邪漸轉入營分,而見身熱不退,夜重晝輕,舌色絳紅,口不渴,身上或胸背等處斑疹隱隱欲現,脈象細數等症。這時的治法就要以清營分熱為主,需在上方中再加丹參,麥冬,黃連,竹葉,犀角等以加強清營分熱的作用,因邪熱已不在氣分,故可去掉生石膏、知母等。這個藥方就是採用《溫病條辨》中的清營湯隨證加減的。如果病人的氣分證仍有,治法也要氣營兩清,也可以不去生石膏和知母,這又有了「玉女煎」方的精神,可以隨證加減。如病人出現舌苔黃厚少津,大便秘結,數日不行,夜間譫語,循衣摸床,腹滿不食,脈沉實有力等症,這是轉為陽明溫病,熱結腸胃,治法須用下法,上方中就可去掉丹參,黃連,犀角,竹葉,生石膏、知母等,而加入生大黃和芒硝,以瀉腸胃結熱,這又成為增液承氣湯變化而來的藥方。如果本病人經西醫診斷為流行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