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蕁麻疹分兩型辨治

丘疹性蕁麻疹,中醫稱之為「水疥瘡」、「土風瘡」。西醫認為系昆蟲叮咬、環境變化,或胃腸道功能障礙,對某些食物(如魚、蝦、蛋等)過敏所致。中醫認為本病多由素體不足或胎體遺熱,以致濕熱內蘊,或因蚊蟲叮咬,或腸有蟲積,或因食魚腥動風之品,或因食滯復感風邪而引發。本病多發於春夏秋溫暖季節,常見於兒童及青少年,好發於四肢伸側及臀部,尤其是腰以下暴露部位。皮損為花生米大小的風團樣損害,性質堅硬,顏色淡紅,頂端常有水皰或丘皰疹,甚至大皰,周圍有紡錘形紅暈,皮損成批出現,對稱分佈。自覺瘙癢劇烈,夜間更甚,影響睡眠,導致患兒精神不安。本病分為兩種證型予以論治,均獲得了良好的療效。

風熱型

皮損常發生在四肢,為散在性紅色丘疹、風團,狀如蟲咬,瘙癢較重。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治療方法:疏風清熱,宣肺止癢。處方:金銀花、連翹各10克,荊芥、防風各6克,牛蒡子(炒)、蟬蛻各4.5克,牡丹皮、黃芩各3克。水煎3次合併藥液,分3次飲服。

濕熱型

皮損多發生在腰骶部位,丘皰疹、水皰較多,部分撓破糜爛,或染毒而結膿痂,自覺又痛又癢,或伴發熱,便秘,食慾不振等症狀。舌質紅,舌苔黃、微膩,脈濡數。治療方法:清熱化濕,疏風止癢。處方:赤小豆、茯苓各12克,益母草、荊芥、防風各10克,炒白朮、炒枳殼、苦參、赤芍各6克,砂仁(後下)4.5克,蟬蛻3克。水煎3次合併藥液,分3次飲服。

注意事項:注意衛生,勤洗澡,勤換衣。保持室內外環境清潔,消除臭蟲、跳蚤、螨蟲等昆蟲。調節飲食,忌食魚蝦、海鮮等動風之品。避免過度撓抓,以防繼發感染。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