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化痰;消脹;透疹。主食品店積腹脹;痘疹不出。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或煮食。
【各家論述】
1.汪穎《食物本草》:治小兒痘疹不出,煮粥食之,解毒。
2.《食物宜忌》:消痰,滑腸,透毒,解醒,發痘疹。
3.《綱目拾遺》: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
4.《綱目》:贊寧《筍譜》雲,筍雖甘美,而滑利大腸,無益於脾,俗謂之刮腸蓖,惟生薑及麻油能殺其毒。俗醫治痘,往往勸飲筍湯,雲能發痘,蓋不知痘瘡不宜大腸滑利,而筍有刮腸之名,則暗受其害者,不知數千人也。
5.《本草求原》:竹筍,甘而微寒,清熱除痰,同肉多煮,益陰血。痘疹血熱毒盛,不起發者,筍尖煮湯及入藥,俱佳。
6.《隨息居飲食譜》:筍,甘涼,舒郁,降濁升清,開膈消痰。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