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平肝清熱;明目去翳。主頭痛眩暈;目赤翳障;視物昏花;青盲雀目。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水飛點眼。
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服,消化不良、胃酸缺乏者禁服。
附方
石決明散〈太平聖惠方〉:磨障消翳。千里光湯〈眼科龍木論〉:迎風流淚
各家論述
1.《別錄》:主目障翳痛,青盲。
2.《海藥本草》:主青盲內障,肝肺風熱,骨蒸勞極。
3.《綱目》:通五淋。
4.《本草從新》:愈瘍疽。
5.《本草求原》:軟堅,滋腎,治痔漏。
6.《山東中草藥手冊》:鎮肝、明目,治眩暈。
7.《本草經疏》:石決明,乃足厥陰經藥也。足厥陰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血虛有熱,則青盲亦痛障翳生焉。鹹寒入血除熱,所以能主諸目疾也。
8.《要藥分劑》:石決明大補肝陰,肝經不足者,斷不可少。
9.《醫學衷中參西錄》:石決明味微鹹,性微涼,為涼肝鎮肝之要藥。肝開竅於目,是以其性善明目。研細水飛作敷藥,能治目外障;作丸、散內服,能消目內障。為其能涼肝,兼能鎮肝,故善治腦中充血作疼作眩暈,因此證多系肝氣、肝火挾血上衝也。
臨床應用
生石決明,平肝潛陽,清熱明目功力較強,善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腫痛,頭目眩暈;鍛石決明,減寒涼之性,加強收澀之功,多能平肝斂肝,用於骨蒸勞熱,青盲內障,外傷出血在;鹽石決明;增鹹寒滋陰之力,長於補肝益腎,滋陰清熱。
摘錄
《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