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藥用價值

天麻在我國具有兩千多年的藥用歷史,在我國歷代本草醫書中,對天麻的名稱、產地、形態、採集時間、加工炮製及用途都有非常詳細的論述,但對天麻的人工栽培卻沒有記載。

天麻的異名繁多,《神農本草經》中稱赤箭,別名離母、鬼督郵。此外還有神草(《吳普本草》)、赤箭脂、定風草(《藥性論》)、離母(《圈經本草》)。歷代本草中天麻的異名還有木浦、石箭、分離草、御風草等。

天麻為蘭科天麻屬植物,分佈於四川、雲南、貴州、湖北、陝西、安徽等地,其中以四川分佈最廣。此外河北、河南、山東及東北各地也有少量的培植。天麻為多年食菌草本,葉片退化成膜質,全株幾乎不含葉綠素,屬典型的異養型植物,以塊基入藥。天麻性平味甘,具有息風定驚的功效。主治小兒高熱驚厥,肢體麻木不仁,偏頭痛,眩暈,高血壓,失眠等病症。

在古代,天麻在醫療保健中已被廣泛應用,是古代醫家常用的名貴中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臨床應用歷史。《神農本草經》記載,天麻有「主殺、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的奇效;《名醫別錄》記載,天麻能「消痛腫,下支滿,(治)寒疝下血」;《日華子本草》記載,天麻能「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開寶本草》記載,天麻能「主諸風濕痺,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骨」。《小兒藥證直訣》、《聖濟總錄》、《普濟方》、《外科正宗》等記載,天麻分別配伍相關藥物,可治療急驚風發熱、痙攣抽搐、偏正頭痛、筋骨疼痛、風濕腳氣、早衰白髮、眩暈、肢體麻木、肝虛頭痛、中風偏癱、破傷風等病症。清光緒年間,慈德太后患面風,用

天麻配伍其他祛風活絡藥,研末酒調,熱慰患部;光緒頭痛眩暈,也常用天麻配伍相關藥物煎水洗頭,效果都不錯。

在現代,天麻在醫療保健中的應用更為廣泛。《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天麻有平肝息風、祛風定驚的功效,用於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高血壓,耳源性眩暈。一些名醫把天麻的作用歸結為「三抗、三鎮、一補」,即抗癲癇、抗驚厥、抗風濕,鎮靜、鎮痙、鎮痛,補虛。

近幾年研究證明,天麻素注射液有擴張血管、增強血管彈性的作用,對治療腦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神經症狀和心血管系統疾病有顯著療效。近幾年來新興的航天醫學,把天麻用作高空飛行員的腦保健品,能顯著減輕頭暈,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