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推拿是指氣功與推拿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治病方法。它要求術者有一定的氣功能力,並掌握有效的練功方法。氣功推拿治療範圍廣泛,對一些常見病、慢性病和一些急性病、機能性疾病與器質性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如內科之支氣管炎、哮喘、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糖尿病、肝炎、腎炎、高血壓、冠心病等;外科之頸椎病、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各種軟組織損傷與勞損、關節扭傷、脈管炎、末梢神經炎、乳腺增生、甲亢、髕骨軟化;婦科之痛經、白帶、月經不調、盆腔炎;神經科之偏癱、截癱、小兒腦癱、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股外側皮神經炎、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等。
【操作方法】
一、常用練功方法
氣功練功因地區不同、流派不同,其方法也有異,但常用者有以下幾種。
1.易筋經參見氣功療法之內容。
2.周天功排除雜念,意守丹田,以求意到氣到。站位或臥位均可。呼氣一口,將肛門一縮一提,同時小腹內收後貼;吸氣時,意念丹田之氣注入會陰,經長強,過命門,闖夾脊,上行玉枕,達百會,目微下視,意念引百會之氣下行膻中,吞津一口引氣歸入丹田。待丹田氣熱後,升氣走胸從手三陰導引達手指、掌面。然後從手三陽循臂上頭頂由百會循吞嚥歸入丹田。
3.自然功(松靜功) 站位或坐位,寧心定志,面帶微笑,全身放鬆,意守肚臍,靜坐10分鐘。初用腹式呼吸,稍後採用自然呼吸,意念引起內氣上升,由胸達手,再由手循頭後上頂下肚臍。待臍內氣熱後,可意引丹田之氣入手、掌而發外氣,然後回頭頂歸入丹田。
4.太極功緩慢運行太極拳招式,意守丹田,排除雜念,呼吸自然,舌舔上顎,鼻息調勻,步法一穩一鬆,手式指端迎去,意念引氣發暗力,收回意歸引氣入丹田。動中有靜,靜中生動,意念丹田,引氣上行手、掌,而自發外氣。手掌有熱感傳導,然後以靜收式,回歸丹田。
5.掌心功站式或坐位,全身松靜,自然呼吸,意守丹田,然後提升,意守掌心勞宮穴,五指尖端微微有暗力生發,掌心燙熱外氣發出,可作懷中抱月式、托天降雪、騰龍伏虎(左右擺動,伸前屈後)式。意引氣於掌心,手指自然發生暗力,掌心熱感氣流傳出。以靜內收功力,氣循經回歸丹田。
二、氣功推拿手法
1.點穴法
(1)用拇指或中指、食指點在穴位上,從指尖向穴位中發氣。待患者穴位出現熱、脹、麻等感覺為度,如無感覺則點1~3分鐘即可。
(2)用手指點在穴位上,如欲行補法從指尖發氣,透入穴位後,順著經脈走向向下傳導。如欲行瀉法,從指尖發氣,透入穴位後逆著經脈的走向向上傳導。
2.推經法將氣發於掌上或魚際處,用掌沿經推行,在推移過程中指尖要保持發氣。並使之感到溫熱之感導經而行。
3.懸推法手掌懸於患者肢體上方,離體表、穴位約距3~15cm,或隔衣發氣,並向手足方向推移。患者有氣熱感傳入滲透皮膚。
4.吸法手掌懸離患部3~15cm,發氣透入患部,意念與患部病邪合住,向外移動手掌,意在吸出病邪,吸出之後,用意念將吸入自己手掌中的病邪順手指向外排出。
5.補氣法手掌按於病變髒、腑之體表部位,向該髒、腑中發氣以補髒、腑之虛損。
6.擦絡法用手掌迅速擦揉一定部位,使患者頓感絡脈透熱入裡,然後貼於患處發氣,即感熱流滲入經脈、骨骼。
7.掌振法用手掌貼於患部,氣發於掌,然後手腕作微微振顫傳熱入裡。
8.提抖法雙手分別拿提患者脘腹部,進行左右扭動抖顫,反覆多次,然後用手掌貼於臍中,手掌發氣傳入裡,同時囑患者意守丹田。
9.自循法患者將雙手分別貼在雙足掌心或雙掌對貼,並意守所貼掌、足心,醫者推行於相應的經脈,以助患者自循導通內氣。
10.對引法患者與一健康人對面靜坐,各分別用一手掌或足掌對貼,醫者雙手同時分別拿住兩人的另一隻手,通過點按經穴,使經穴傳導感同時在兩人身上產生,囑兩人意守掌或足掌對貼處,至相互有熱感導入為止。
【主治病症】
一、近視
點百會、風池、風府穴。用雙食指或中指點睛明,發氣向內直透約3~6cm。用雙食指點兩絲竹空,發氣向內透入3~6cm。用雙食指點承泣穴,發氣向內透入3~6cm。點穴各3~5分鐘,以患者感覺深部有脹、熱感為度。最後用拇指點住天目穴,發出內氣之後,向左右平行散開成橫線狀,再向內透。
二、鼻病
用雙拇指點迎香穴,發氣保持數10秒鐘。用拇指點在印堂穴上,沿患者兩鼻孔發出內氣。用拇指或中指點雙風池穴,發氣透入穴中。
三、高血壓
點頭維、上星、百會、風池穴。用一隻手扶住患者頭後部,另一手的四指按於前額部,用推經法沿頭皮推至後髮際下方。推時由頭側開始,漸次移至頭的中線部位,如此反覆3~5次。再用另一手推頭部另一側。
四、面癱
用拇指點健側聽宮穴處,並沿直線捋到人中穴,停留數秒鐘;用拇指點於健側聽會穴處,並沿直線捋至地倉穴,停留數秒鐘;用拇指點於健側耳後乳突下方,沿直線捋至承漿穴,停留數秒鐘;用拇指點於人中穴,沿直線捋至患側聽宮處,停留數秒鐘;用拇指點於患側地倉穴,沿直線捋至患側聽會處,停留數秒鐘;用拇指點於承漿穴,沿直線捋至患側耳後乳突下方,停留數秒鐘,反覆操作3~5遍。然後用拇指點於承漿穴,發氣向患側輕移;用拇指點於地倉穴,發氣向患側輕移;用拇指點於四自穴,發氣向周圍輕移。
五、頸椎病
用雙手小指側按於病人後髮際處,向下捋至雙側斜方肌中部,邊捋邊向內轉動手腕,反覆數次。用拇指和食指夾住病人第7頸椎兩側肌肉,發氣透入肌肉內。雙措向上捋至第1頸椎兩側,再捋至第7頸椎兩側,如此上下捋動6~7次,最後結束於第7頸椎兩側。用雙拇指點住第l頸椎兩側夾脊穴,發氣透入肌肉中,然後向兩側平行拉開,意念而指不動。依序同法向下點至第3胸椎兩側夾脊穴為止。用手掌根部與四指夾住病人斜方肌部,發氣向肌中貫透,使之產生熱、脹、酸等感覺。然後用一手拇、食指點住患者雙風池穴,另一手拇、食指捏住病人雙太陽穴,將病人頭部向上輕輕拔起,同時用和緩的力量轉動患者頭部,左右各轉動5~6次。再用拇指點風池、啞門、風府穴,發氣,深透3cm左右。最後點頸部壓痛點,發氣,約5分鐘左右。
六、肩周炎
一手拇指點住病人臑俞穴,中指點住雲門穴,發氣慣透肩關節。另一手持患者小臂,作順時針方向轉動數圈之後,再逆時針方向轉動數圈。然後以拇指作推經法沿肩部經脈作推動,反覆數次:最後拇指點肩背部壓痛點和腿部條口穴,發氣深透入肌中,約
七、腕關節損傷
用雙拇指、雙食指捏住患腕,發氣貫透腕關節,然後作順、逆時針方向簍替轉動數次。用拇指點外關穴,發氣深透肌中。
八、肘關節損傷
以一手拇指點患側曲池穴,食指點小海穴,中指點少海穴,發氣貫透肘關節;另一手持患者手掌作順、逆時針方向轉動各數次。然後點外關、手三里穴,發氣深透肌中。
九、腰背痛
雙手按住病人脊椎兩側,從上向下作螺旋式連貫揉動。然後雙手按住病人脊椎兩側,並向相反方向搓動雙手,由第1胸椎開始,向下搓動至第5腰椎部,再雙手交換位置由第5腰椎搓動到第1胸椎部。用食、中指第2指節卡在病人脊椎間盤兩側,向下垂直用力點壓。由第1胸椎間盤點壓到第5腰椎間盤為止。用一『手拇指按在腎俞穴上,中指按在對側腎俞穴上,虎口緊貼在腰椎上,向下按壓,同時拇指和中指向中間方向收緊約2分鐘左右。一手按住病人腰部,另一手置於前手之上,雙手同時協同用力按揉腰部10~20次,然後以巧勁向下垂直振動1次。接著一手按於左肩胛部,另一手按於右臀部,雙手同時向兩手連線兩端的方向用巧勁撐按一兩次後,交換位置,再按壓一兩次。最後用左手按住病人腰部,右手抓住病人右膝,雙手協同用力,左手向下按,右手向患者左肩上方提拉。重複一兩次後再換左側以同樣手法搬左腿一兩次。並點按膀胱經腰背部穴,以有「透感」為度。
除可治上述病症外,氣功推拿尚可治療推拿所宜之一切病症。具體見概述中。
【注意事項】
1.氣功推拿時,手法要由輕而重,由緩至急,循序漸進。
2.發氣透穴入內要注意其解剖結構,深度適宜,如風池穴一般透氣3cm左右即可,不可過深;環跳穴可深透9cm。
3.患者要松靜自然,並把注意力集中在治療部位和穴位上。
4.治療結束後,要在室內稍事休息或輕微活動後再走出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