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療法真正越出中醫外科外治法的界限,取得突破性進展,並成為針灸醫學中的一個重要療法,則是最近數十年的事。其現代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下以幾個方面。
一、各種變革之法紛呈:
縱觀歷代拔罐用具,雖經數千年,亦僅只獸角、竹罐和陶罐、金屬罐四種,其中獸角早在唐宋就已逐漸淘汰,金屬罐,因其價格貴,又有傳熱快,易燙傷的缺陷,實際上並未在臨床上推廣。現代,除了繼承傳統的拔罐用具外,已創製出很多新的器具,諸如玻璃罐、橡皮罐、塑料罐及穴位吸引器等。特別是玻璃罐及塑料罐,應用最廣,似有取代傳統工具之勢。
在拔罐操作方法上,更為古人所望塵莫及。如以吸拔的排氣法分,有利用火力排去空氣的火罐法,包括閃火法、投火法、架火法、滴酒法等等;有利用煮水排去空氣的水罐法;有利用注射器或其他方法抽去空氣的抽氣罐法。如以吸拔的形式分,又有單罐、排罐、閃罐、走罐之別。另外,近年來,拔罐與其他穴位刺激法結合運用日趨增加,其中不少已成有機整體,如用中草藥煎煮竹罐後吸拔,或在罐內預行貯盛藥液吸拔的藥罐;在針刺過的部位或留針處拔罐的針罐;用三稜針或皮膚針等刺破體表細小血管之後拔罐的刺絡拔罐,等等。
通過以上這些方法上的改進和發展,有助於簡化操作方法,提高吸拔質量,適應不同需要,擴大治療病種,增進防治效果。
二、適應病症迅速增加:
如前所述,古代應用拔罐法治療的病症十分局限。近幾十年來,拔罐療法已經普遍應用於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病症。據我們對1950年至1990年四十年間大陸公開出版的醫學雜誌統計,發表有關拔罐療法的臨床報道,就有二百餘篇之多。所涉及的病症達五十二種。其中既有急性病症,諸如急性闌尾炎、膽絞痛、急性扁桃體炎、急性腰扭傷、帶狀皰疹等,也用於治療某些為現代西醫所束手的疑難病症,如牛皮癬、紅斑性肢痛症、遺尿等。對其中不少病症取得了頗為獨特的效果。
為了客觀驗證拔罐療法治療效果的可靠性,大多數拔罐適應症都積累了較大的樣本,以表明其的可重複性。如神闕穴拔罐治療急性蕁麻疹,近幾年就有多家報道,總共例數達數百例之多,平均有效率超過90%。有的學者,還從臨床研究的角度出發,選擇有關實驗指標,進行對照觀察,以證實其療效的可靠性。如支氣管哮喘,針刺拔罐治療前後肺功能各項測定指標均有明顯差異(P<0.01~P<0.001),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亦極為顯著(P<0.001)。這些都顯示拔罐療法的科學價值。
三、綜合治療日益重視:
綜合治療是拔罐療法近年來臨床應用的一個重要傾向。所謂綜合治療,是指拔罐與其他一種或幾種穴位刺激療法(有時也可包括中、西藥物)結合治療。這是由於針灸治療疾病譜的變化、疾病難治程度提高所使然。拔罐與其他穴位刺激療法的結合,有以下幾種情況:一為在不同穴位或部位施治:如中風偏癱,在頭部穴位施頭皮針,在患肢上拔罐。它可以以拔罐為主,也可以以其他療法為主;可以與一種穴位刺激療法結合,也可以與多種方法結合。二為在同一穴位施治:此法用得較多,如針罐法、刺絡拔罐法即是。綜合治療有助於拔罐療法提高和發展,以適應現代病防治的需要,但是,如何更好地進行有機的優化組合,使與各種療法結合獲得最大程度的互補效果,尚有待進一步探索。
四、機理研究初見成效:
拔罐為什麼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長期以來都是應用傳統的中醫理論,主要是臟腑經絡學說進行解釋的。近些年來,人們開始採用現代科學主要是現代西醫學的方法探索拔罐的機理,雖然工作做得還不多,但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結果。
有的學者發現,拔罐所產生的局部吸力,可造成所吸拔部分的淺層組織發生被動性充血,有助於改善機體組織間的營養狀況,調整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同時,拔罐的局部刺激還可通過外周神經系統反射到大腦皮層,使其興奮性增強,從而有助於病症的康復。
另有針灸工作者認為,拔罐療法有自溶血治療作用。由於罐內形成負壓,可使局部毛細血管破裂,皮內出血,隨即產生一種類組織胺的物質,隨體液進入體循環,調整全身功能,增強機體抵抗能力。
最近,通過對實驗動物模型(大白兔)臀部以藥罐拔治試驗發現,加負壓組的動物131碘的吸收率明顯地高於未加負壓組。表明,藥物一方面可借負壓使毛孔、汗腺等開放,藥液的滲透可循穴位、經絡而瀰散,另一方可通過負壓所致的局部瘀血,加強引邪出的作用。從而達到新的生理平衡。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貯藥罐的作用原理。總之,拔罐療法無論在工具改革、臨床治療乃至機理研究在現代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但是也毋庸諱言,與刺法、灸法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穴位刺激法相比,拔罐療法的研究,特別是較高層次研究,仍是薄弱的一環。希望海內外針灸工作者能夠對此引起更大的重視,使這一獨特的療法放射更為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