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CONTENT_START]
百合--《中國藥典》
【拼音名】 Bǎi He
【英文名】 BULBUS LILII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 或細葉百合Lilium pumilum DC. 的乾燥肉質鱗葉。秋季採挖,洗淨,剝取鱗葉,置沸水中略燙,乾燥。
【性狀】本品呈長橢圓形,長2~5cm,寬1~2cm,中部厚1.3~4mm。表面類白色、淡棕黃色或微帶紫色,有數條縱直平行的白色維管束。頂端稍尖,基部較寬,邊緣薄,微波狀,略向內彎曲。質硬而脆,斷面較平坦,角質樣。無臭,味微苦。
【鑒別】取本品粗粉3g,加90%酸性乙醇(用稀硫酸調節pH值至2~3)5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至近干,加水30ml,加熱使溶解,放冷,滴加氫氧化鈉試液調節pH值至9~10,用氯仿振搖提取4次,每次15ml,合併氯仿液,加適量無水硫酸鈉攪拌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氯仿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百合對照藥材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5μl、對照藥材溶液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醋酸乙酯(22:5:6)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預飽和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炮製】 蜜百合:取淨百合,照蜜炙法(附錄Ⅱ D)炒至不粘手。每100kg百合,用煉蜜 5kg。
【性味】甘,寒。
【歸經】歸心、肺經。
【功能主治】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用於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 6~12g。
【摘錄】《中國藥典》
百合--《*辭典》
【出處】《本經》
【拼音名】 Bǎi He
【別名】白百合(《日華子本草》),蒜腦薯(《綱目》)。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細葉百合、麝香百合及其同屬多種植物鱗莖的鱗葉。秋、冬採挖,除去地上部分,洗淨泥土,剝取鱗片,用沸水撈過或微蒸後,焙乾或曬乾。
【原形態】
1百合,又名:重邁、中庭(《吳普本草》),重箱、摩羅、強瞿、中逢花(《別錄》),強仇(陶弘景),百合蒜(《玉篇》),夜合花(《本草崇原》)。白花百合(《救生苦海》)。
多年生草本,高60~lOO厘米。鱗莖球狀,白色,肉質,先端常開放如荷花狀,長3.5~5厘米,直徑3~4厘米,下面著生多數鬚根。莖直立,圓柱形,常有褐紫色斑點。葉4~5列互生;無柄;葉片線狀披針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4.5~10厘米,寬8~20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或微波狀,葉脈5條,平行。花大,單生於莖頂,少有1朵以上者;花梗長達。3~10厘米;花被6片,乳白色或帶淡棕色,倒卵形;雄蕊6,花藥線形,丁字著生;雌蕊1,子房圓柱形,3室,每室有多數胚珠,柱頭膨大,盾狀。蒴果長卵圓形,室間開裂,綠色;種子多數。花期6~8月。果期9月。
生長於土壤深肥的林邊或草叢中。分佈幾遍全國,大部地區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百合花)、種子(百合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2細葉百合,又名:線葉百合、卷蓮花、燈傘花、散蓮傘.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鱗莖廣橢圓形,長2.5~4厘米,直徑1.5~3厘米。莖細,圓柱形,綠色。葉3~5列互生,至莖頂漸少而小;無柄;葉片窄線形,長3~14厘米,寬1~3毫米,先端銳尖,基部漸狹。花單生於莖頂,或在莖頂葉腋間各生一花,成總狀花序狀,俯垂;花梗粗壯,長6厘米左右;花被6片,紅色,向外反捲;雄蕊6,短於花被;雌蕊1,子房細長,先端平截,花柱細長,先端擴展,柱頭淺裂。蒴果橢圓形,長2~3厘米。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長於山坡林[FS:PAGE]下及山地岩石間。分佈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內蒙古等地。
3麝香百合(《汝南圃史》),又名:巖百合,紅巖百合。
多年生草本,高約50~100厘米,鱗莖近球形,逕約5厘米。莖直立,基部淡紅色。葉披針形或狹長橢圓形,長10~15厘米,寬5~15毫米,先端漸尖或銳尖。花頂生,2~3朵,平生或稍下彎;喇叭狀,純白色,基部染成綠色;花被6片,倒卵形或倒披針形,上方稍有反曲;雄蕊6;雌蕊1,花柱細長,上部彎曲,柱頭頭狀。蒴果長橢圓形。花期初夏。
栽培或野生。分佈貴州、廣東等地。
【性狀】
乾燥的鱗葉,呈長橢圓形,披針形或長三角形,長約2~4厘米,寬約0.5~1.5厘米,肉質肥厚,中心較厚,邊緣薄而成波狀,或向內捲曲,表面乳白色或淡黃棕色,光滑細膩,略有光澤,瓣內有數條平行縱走的白色維管束。質堅硬而稍脆,折斷面較平整,黃白色似蠟樣。氣微,味微苦。以瓣勻肉厚、色黃白、質堅、筋少者為佳。
藥用百合有家種與野生之分,家種的鱗片闊而薄,味不甚苦;野生的鱗片小而厚,味較苦。
【化學成份】百合鱗莖含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及澱粉、蛋白質、脂肪等。麝香百合的花藥含有多種類胡蘿蔔素,其中大部分是順花藥黃質酯,占91.7~94% 。卷丹的花藥含水分2.68%,灰分4.17%,蛋白質21.29%,脂肪12.43%,澱粉3.61%,還元糖11.47%,維生素B1_443微克%,B2_1829微克%,泛酸306微克%,維生素C 21.2毫克%,並含β-胡蘿蔔素等。
【藥理作用】百合煎劑對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止咳作用,小白鼠肺灌流使流量增加,並能對抗組織胺引起的蟾蜍哮喘。
【炮製】
百合:揀去雜質、黑瓣,簸除灰屑。蜜百合:取淨百合,加煉熟的蜂蜜(百合100斤用煉蜜6斤4兩)與開水適量。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黃色不沾手為度,取出,放涼。
《品彙精要》:"百合,蒸熟用。"
【性味】
甘微苦,平。
1《本經):"味甘,平。"
2《別錄》:"無毒。"
3《救荒本草》:"味甘辛,平。"
4《長沙藥解》:"味甘微苦,微寒。"
【歸經】
入心、肺經。
1《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肺、大、小腸四經。"
2《本草匯言》:"入手足太陰,手足厥陰,手足陽明經。"
3《藥品化義》:"入肺、心、膽三經。"
【功能主治】
潤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費久嗽,咳唾痰血;熱病後餘熱來清,虛煩驚悸,神志恍惚;腳氣浮腫。(1)潤肺止咳:用於肺燥或陰虛之咳嗽、咯血,常配川貝。(2)清心安神:用於熱性病後餘熱不清、虛煩不眠、神志恍惚,常配地黃。
1《本經》:"主邪氣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
2《別錄》:"除浮腫臚脹,痞滿,寒熱,通身疼痛,及乳難。喉痺,止涕淚。』
3《藥性論》:"除心下急、滿、痛,治腳氣,熱咳逆。"
4《食療本草》:"主心急黃。"
5《日華子本草》:"安心,定膽,益志,養五臟。治癲邪啼泣、狂叫,驚悸,殺蠱毒氣,熁乳癰、發背及諸瘡腫,並治產後血狂運。"
6《本草衍義》:"治傷寒壞後百合病。"
7《本草蒙筌》:"除時疫咳逆。"
8《醫學入門》:"治肺痿,肺癰。"
9《綱目拾遺》:"清痰火,補虛損。"
十《上海常用中草藥》:"治肺熱咳嗽,乾咳久咳,熱病後虛熱,煩躁不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兩;蒸食或煮粥食。外用:搗敷。
【注意】
風寒痰嗽,中寒便滑者忌服。
1《本經逢原》:"中氣虛寒,二便滑洩者忌之。"
2《本草求真》:"初嗽不宜遽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附方】
1治咳嗽不巳,或痰中有血:款冬花、百合(焙,蒸)等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丸,食後臨臥細嚼,薑湯嚥下[FS:PAGE],噙化尤佳。(《濟生方》百花膏)
2治支氣管擴張、咯血:百合二兩,白及四兩,蛤粉二兩,百部一兩。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重二錢,每次一丸,日三次。(《新疆中草藥手冊》)
3治肺病吐血:新百合搗汁,和水坎之,亦可煮食。(《衛生易簡方》)
4治背心前胸肺慕間熱,咳嗽咽痛,咯血,惡寒,手大拇指循白肉際間上肩背至胸前如火烙:熟地、生地、歸身各三錢,白芍、甘草各一錢,桔梗、元參備八分,貝母、麥冬、百合各錢半。如咳嗽,初一、二服,加五味子二十粒。(《慎齋遺書》百合固金湯)
5治肺臟壅熱煩悶:新百合四兩,用蜜半疊,拌和百合,蒸令軟,時時含如棗大,咽津。(《聖惠方》)
6治百合病發汗後者:百合七枚(擘),知母三兩(切)。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別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渣後,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百合知母湯)
7治百合病吐之後者:百合七枚(擘),雞子黃一枚。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升,去渣,內雞子黃,攪勻,煎五分,溫服。(百合雞子湯)
8治百合病下之後者:百合七枚(擘),滑石三兩(碎,綿裹),代赭石如彈丸大一枚(碎,綿裹)。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升,去渣;別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升,去渣後,合和重煎,取-升五合,分溫服。(滑石代赭湯)
9治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者:百合七枚(擘),生地黃汁一升。上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升,去渣,內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當如漆。(百合地黃湯)
十治百[FS: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