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Jiē Gǔ Mu Ye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葉片。4~10月均可采收。
【性味】《現代實用中藥》:苦,寒。
【功能主治】
活血,行瘀,止痛。治跌打骨折,風濕痺痛,筋骨疼痛。
1《本草拾遺》:主瘧。小兒服三葉,大人服七葉,並生搗絞汁服,得吐為度。
2《分類草藥性》:包傷痕。
3《吉林中草藥》:祛風,活血行瘀,止痛,利尿。治腎炎水腫,風濕關節炎,跌扑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附方】
1治跌傷骨折:鮮接骨木葉一握,黃枝子五錢,和老酒或紅糟搗爛敷貼。(《福建民間草藥》)
2治打撲損傷及閃肭骨節:接骨草葉,不以多少,搗爛,鋪罨患處。(《履巉巖本草》)
3治腳氣濕痺,偏癱:接骨木葉、金銀花籐葉各適量,煎水趁熱熏洗。(江西《草藥手冊》)
4治筋骨疼痛,跌打損傷,扭腰岔氣,大骨節病:接骨木莖葉適量,煎水熏洗。(《吉林中草藥》)
5治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接骨木莖葉四兩,鮮豆腐四蔭。加水及黃酒燉服。(《吉林中草藥》)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