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

【拼音名】Kǔ Dīnɡ

【英文名】all-grass of Taiwan Lettuce

【別名】小山蘿蔔、龍喳口、叉頭草、蛾子草大葉蜈蚣草、楊梅蒜、羊奶草、野苦麻、高腳蒲公英、丁蘿蔔、雙股金釵、乳漿草、九刀參、八楞麻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台灣萵苣的乾燥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ctuca taiwaniana Maxim.

采收和儲藏:春、夏間采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80-120cm。全株均有白色乳汁。主根數個,圓錐形。莖單一,直立,上部多分枝。葉互生;能常無柄;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6-14cm,寬3-5cm,羽狀分裂,先端裂片較大,兩側裂片略下傾,先端尖銳或漸尖、或鈍,分裂片端裂片較在兩側裂片略下傾,先端尖銳或漸尖、或鈍,基部呈耳狀抱莖,邊緣復作齒牙狀,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主脈上具長毛。頭狀花序頂生,排列成圓錐花叢;總苞圓筒狀,苞片覆瓦狀排列;花淡黃色,全部舌狀;雄蕊5,著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花柱纖細,柱頭2裂。瘦果卵圓形,扁平,黑色,先端具喙,冠毛白,細軟。花期5-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路邊及荒野。

資源分佈:分佈於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濕;活血。主治療瘡癰腫;咽喉腫痛;疥癬;痔瘡;蛇咬傷;風濕痺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1.《草木便方》:解毒,散熱,清火,利筋骨。治中惡,羊疔,同藟用。蛇傷起皰,搗塗。

2.《四川中藥志》:清熱解毒,調經種子。治瘡毒癰腫及蛇傷。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