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

【出處】《綱目》

【拼音名】Mai Ya

【別名】大麥櫱(《藥性論》),麥櫱(《日華子本草》),大麥毛(《滇南本草》),大麥芽(《本草匯言》)。

【來源】為發芽的大麥穎果。

【生境分佈】各地均產。

【製法】將大麥以水浸透,撈出置筐內,上蓋蒲包,經常灑水,待芽長達3~5毫米時,取出曬乾。

【性狀】果實呈梭形,長8~12毫米.直徑2.5~3.5毫米。上端有長約3毫米的黃棕色幼芽,下端有鬚根數條,纖細而彎曲,長0.2~2.0厘米,少數無鬚根。表面黃色或淡黃棕色,背面為外稃包圍,具5脈,腹面為內稃包圍,有腹溝1條。剝除內外稃後,即為果皮。果皮淡黃色,膜質,種皮薄與果皮難分離,背面基部有長橢圓形的胚,淡黃白色,長3~5毫米,腹面中央有褐色縱溝1條。胚乳很大,乳白色,粉質。氣無,味微甜。以色黃粒大,飽滿,芽完整者為佳。

【化學成份】麥芽含澱粉酶、轉化糖酶、維生素B、脂肪、磷脂、糊精、麥芽糖、葡萄糖等。

【藥理作用】麥芽因含消化酶及維生素B,有助消化作用。

【炮製】

麥芽:取麥芽置鍋內微炒至黃色,取出放涼。

麥芽:同上法炒至焦黃色盾,噴灑清水,取出曬乾。

【性味】

甘,微溫。

1《藥性論》:味甘,無毒。

2《湯液本草》:氣溫,味甘鹹,無毒。

3《本草再新》:味甘,性平,無毒。

【歸經】

入脾、胃經。

1《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脾、胃二經。

2《本草匯言》:入足太陰、陽明,手陽明經。

【功能主治】

消食,和中,下氣。治食積不消,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嘔吐洩瀉,乳脹不消。

1《藥性論》:消化宿食,破冷氣,去心腹脹滿。

2《千金·食治》:消食和中,熬末令赤黑,搗作麨,止洩利,和清酢漿服之,日三夜一服。

3《日華子本草》:溫中,下氣,開胃,止霍亂,除煩,消痰,破癥結,能催生落胎。

4《醫學啟源》:補脾胃虛,寬腸胃,搗細炒黃色,取面用之。

5《滇南本草》:寬中,下氣,止嘔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瀉,消胃寬膈,並治婦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

【注意】

1《食性本草》:久食消腎,不可多食。

2《湯液本草》:豆蔻、縮砂、木瓜、芍葯、五昧子、烏梅為之使。

3《本草經琉》:無積滯,脾胃虛者不宜甩。』

4《本草正》:婦有胎妊者不宜多服。

5《藥品化義》:凡痰火哮喘及孕婦,切不可用。

【附方】

1快膈進食:麥芽四兩,神曲二兩,白朮、橘皮各一兩。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人參湯下三、五十丸。(《綱目》)

2治產後腹中鼓脹,不通轉,氣急,坐臥不安:麥櫱一合,末,和酒服食,良久通轉。(《兵部手集方》)

3治飽食便臥,得谷勞病,令人四肢煩重,嘿嘿欲臥,食畢輒甚:大麥櫱一升,椒一兩(並熬),乾薑三兩。搗末,每服方寸匕,日三、四服。(《補缺肘後方》)

4治產後發熱,乳汁不通及膨,無子當消者:麥櫱二兩,炒,研細末。清湯調下,作四服。(《丹溪心法》)

【臨床應用】治療急慢性肝炎:取大麥低溫發芽的幼根(長約0.5厘米左右),乾燥後磨粉製成糖漿內服,每次10毫升(內含麥芽粉15克),每日3次,飯後服。另適當加用酵母或復合維生素B片。一般以30天為一療程,連服至治癒後再服一個療程。治療161例,有效108例,無效53例,有效率為67.1%。其中急性肝炎56例,有效48例;慢性肝炎105例,有效60例。服藥後肝痛、厭食、疲倦、低溫等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對消除厭食更顯著。有效病例的肝臟腫大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縮小,轉氨酶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服藥後少數病人有口乾、口苦、煩躁、腹瀉等副作用。遠期療效有待繼續觀察。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