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貴州草藥》
【拼音名】Xi Shā Chonɡ Cǎo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白花石蠶的根。夏、秋采收。
【原形態】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厘米。莖方形,被有倒生的密柔毛.葉對生;披針形,長2.5~8.5厘米,寬1~3.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邊緣中部以上有粗鋸齒,兩面有短細毛,下面有腺點;有短柄。花輪有花2~6朵,集成間斷的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卵圓狀披針形,有柔毛;萼鍾狀,唇形,上唇有3齒,中齒最大,卵形,兩側的齒呈三角形,下唇2齒,披針形,外被短柔毛;花冠白色,上唇退化,下唇裂片5;雄蕊4,2強,伸出;花柱頂端2裂。小堅果4枚,倒卵形,黑色,上面有白色斑點。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陰濕地帶。分佈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辛微甘,溫。
【功能主治】健脾利濕,解毒。
【附方】
1治痢疾:細沙蟲草、截葉鐵掃帚根各五錢。煨水服。
2治白斑:細沙蟲草、虎掌草根、野棉花根、山蘇麻、響鈴草各三錢,煨水服;並煨水外洗患處。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