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紅河中草藥》
【拼音名】Yě Dīnɡ Xiānɡ
【別名】灑瓶花、丁香花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桂丁香的花、果。秋季採花,冬季採果。
【原形態】
桂丁香,又名:中型滇丁香。
多年生灌木。莖直立,高2~4米。葉對生,長倒卵形成長橢圓形,長7~17厘米,寬1.5~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略波狀,上面綠色,無毛,下麵粉綠色,僅中脈有伏貼柔毛。頂生傘房花序狀圓錐花序,花白色至玫瑰紅色;萼懷狀,緣5裂,裂片倒披針形,長約1.3厘米,似葉狀;花冠高腳碟狀,5裂,裂片廣展,逕約3厘米,管長3厘米;雄蕊5;子房下位,2室。蒴果卵形,長約2厘米,木質,頂端宿存杯狀花盤。種子有翅。
本植物的根(野丁香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佈】生於半山坡較陰濕的雜木林中。分佈雲南、廣西。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
【附方】治百日咳,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野丁香花、果一兩。水煎以蜂蜜兌服。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