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挑療法

針挑療法是在機體一定的腧穴部位上挑刺,使皮膚微微出血,流出組織液,或撥出一些纖維來治療各種疾病的簡易外治療法。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郭右陶排除一切干擾,不怕被同行譏笑,把民間挑、刮、放血等治療痧脹的方法加以總結,寫成了《痧脹玉衡》清代著名醫學家陳修園在治療痧脹急症中也介紹使用針挑法、針刺法。清同治四年(1865年),吳尚先因為見到民間很多治療方法效果甚佳,也排除一切困難,對民間各種外治療法收集和整理,寫了《理瀹駢文》一書,介紹了不少民間挑治法。

【操作方法】

操作前首先要選擇針挑點。針挑點是針挑療法的刺激點,簡稱「挑點」或「針挑穴點」。它是針挑法在人體施術的具體位置,是針挑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分為固定針挑點和非固定針挑點兩類。前者又分經穴針挑點、分區折算針挑點、頭皮針挑點;後者分皮膚異點、異感點、顆粒點、結節點、脈絡點。目前常用的針挑法有如下幾種:

一、挑刮法

先在預定的體表上壓刮皮膚,使之充血,透露出隱伏著的痧斑,然後改用挑法,把痧斑挑破出血。

二、鉗痧法

與挑刮法相似。不同的是挑刮法是先用刮法使皮膚充血透痧,再加挑痧;而鉗痧法則是採用鉗擰法使皮膚充血透痧。鉗痧的手勢是以右手的中、食指構成一個蟹鉗形狀,蘸些鹽水或開水,對準要鉗的皮膚順序而鉗,一拉一放,反覆幾次,皮膚局部便有充血發瘀現象,熱毒越重,皮色越易瘀黑。非屬痧斑熱毒重症則不易發瘀。

三、捉慓蛇法

術者用右手拇、食指捉拿(或用右手拳尖壓刮)患者肌肉豐滿的部位(常在上臂內側、胸大肌、背胛區),如立即隆起一條蛇形樣物者,即稱僳蛇。如是僳蛇症,被捉拿處可出現索狀如蛇的凸起,應瞬即改用鉗痧的手勢鉗捉這條「蛇頭」,把它拉起來,拉起到一定程度時再讓它從手鉗中滑脫,從蛇頭鉗捉至蛇尾(先露者為頭,後露者為尾),如此捉拿幾次,直至被鉗處的僳蛇再試驗不再隆起為止。如此,一處一處部位按順序捉拿完畢。這種方法叫做「捉僳蛇法」。

四、挑點法

是對準身體的一個挑點的中心,作快速進針,快速挑破皮膚,不加搖擺牽位動作的一種挑法。又是多種挑法中用以破皮開口的常用方法。

五、挑筋法

選好針挑點進行消毒,用細針持針法持細長而足夠硬度的針(縫衣針或特製的挑針均可),將針尖放在挑點中心處,以慢進針法進針。當針尖穿過皮膚後,可放鬆左手食指的壓力,右手同時把針尖翹高一點,提高針體作左右搖擺的動作,把挑起的表皮拉斷。因為開始一兩針挑的是表皮,纖維短小,很容易斷裂,只作為破皮開口之用。挑開口後,便可挑出一些稍具粘性的皮內纖維(注意,不是皮下纖維),挑一條拔出一條,一針一針地往下挑,直至把針口周圍的纖維挑完為止。

六、挑絡放血法

此法所挑的部位是體表的動、靜脈和毛細血管,如顳淺靜脈額支刺激群之類。針挑的原則是:以「挑」為主,以「搖」為輔。即開始第一針穿皮要稍多一些(但又不要太多),搖擺到一定時間(約1分鐘)之後,用力把皮膚挑斷。再用碎針挑法(邊挑邊向四周撥)挑到一定深度讓血管滲出或流出一些血液。也有不用搖擺的,如挑耳背絡脈,只用挑點的方法在脈絡上進行挑治放血。在挑絡過程中,定點一般選在血管分叉的地方,每點距離約一橫指。脈絡明顯充血或搏動者,應從遠端挑到近端;如果脈絡不顯露,按摩拍打後,仍難以定出血管位置時,則應從近端順序挑到遠端,這樣血管會隨著挑搖的刺激而逐漸顯露出來的。若是挑「紅筋」(五臟六腑有病,如屬熱性者,都可在眼部相應位置出現「紅筋」或「藍根」)、「蛇氣」(指在體表上出現的一條紅線,也稱「紅絲」。此條紅線向上伸張,發展迅猛,局部多有紅腫壓痛,起點多在原發性感染病灶處,其走向不按絡脈的徑路而行,但與經脈行徑相似(臨床所見與現代醫學的繼發性淋巴管炎相似)時,應先挑「蛇頭」(即其發展的前端),以挫其勢。

七、挑羊毛疔法

對羊毛疔(毛孔凹陷,周邊有一紅圈,紅圈多有一缺口,壓

之褪色,點中的毫毛豎立挺直,有如釘子釘在皮孔上;如果把毛之褪色,點中的毫毛豎立挺直,有如釘子釘在皮孔上;如果化乇輕輕拔起,毛的根部常有一條粘性似羊毛狀的細絲同時被拔引出來),局部消毒後用中、小號的縫衣針作針具,用針尖輕輕橫斜刺入挑點的毛囊根部,注意不要過淺過深,最好剛剛刺中毛囊,用柔力挑起毛根,這時毛根隨針而起,毛囊便會伴有一條帶有粘性的線樣物隨之而出,這條線狀物便是俗稱的「羊毛」了。如果一次未成功,可如法再施之。如果挑不出毛絲樣物,也不要強求,但要在毛根處多挑幾下,作破壞性的挑刺,擠出毒血,方能奏效。如果有多粒毛疔,應盡量順序挑完。一次未挑完,可分次進行。

八、截根法

選用較粗的縫衣針或特製的圓利針(分針柄和針體兩部分,猶如錐子),定點消毒後,術者左手拇、食指張開,固定患者要挑部位,右手握針柄或縫衣針的三分之一處,針尖對準挑點的中心,用挑筋法從淺到深,把皮內或皮下筋膜的纖維(根)挑起,並用小刀割斷或用力挑斷。挑割留下的殘端讓它縮回去,不必拔出。如此往下挑割至無挑為止。針口可以大一些,挑畢,消毒針口,用紗布敷貼保護。

九、挑擠法

此法操作簡單,即用針挑破皮層後,再加上擠壓即可。面部危險三角區上的炎性病灶禁止使用挑擠法,以免迫毒入腦。

十、挑脂(濕)法

現以挑手的「疳積點」(在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近掌心處指節腹面的正中)為例進行介紹。

1.選好挑點、消毒。

2.押手。因為挑濕要挑到皮下脂肪層,取出脂肪團,容易出血。所以,要充分利用押手來壓取脂肪和止血。要完成這一任務,最好請一位助手幫忙。方法是:術者和助手用左手挾持住患者要挑的手指,並以左手的拇指頭分別向著自身方向,經過挑點,滑壓幾次,然後固定在挑點的旁邊,用力壓著不動。其目的是要排除局部血液,壓迫止血,並使挑點皮膚張露,皮下脂肪易被擠出。

3.術者右手拿針對準挑點中點,用「挑點法」的動作迅速挑

開皮層,進入皮下。這時,皮下的脂肪小體由於受到兩個指頭在旁邊的壓力,很快便會向針口冒露出來。然後用針尖邊挑邊刮,把分佈在脂肪團上的稀疏纖維挑斷,盡量擠出脂肪小體,最後用針體把針口殘留的脂肪刮乾淨。

4.取出脂肪小體後,針口塗上紅汞,用紗布墊封壓住針口,再用繃帶包紮,加壓3~5分鐘,以防出血。在未封壓好針口以前,術者和助手的押手不要放鬆,否則會立即出血。

5.術後囑患者(或家屬)不要沾污傷口,5天後可以拆封。

十一、挑提法

定點挑點消毒,視挑點部位的皮膚(即粗細厚薄等情況)選取一枚長短粗細適宜的圓利針(一般提法用力較大,所以手術針宜粗長一些)。用慢針針法進針,多穿一些皮膚,刺入皮下,以便挑提用力時皮層不易被拉斷撕裂。穿皮後即可進行挑提,一提一放,從低到高,逐漸加重力量,每點大約提3~20分鐘不等,不用挑斷皮。挑畢出針,把針口整復,消毒和保護傷口。

十二、挑拉法

挑拉法與挑提法相似,挑提是垂直用力向上提,而挑拉則是斜著用力向一側拉,牽拉的方向與病位相反。

十三、挑擺法

選點消毒後,用巾鉗(固定消毒布巾的固巾鉗)或粗針一次多穿一些皮,挑起來,作有節奏的不斷搖擺,每分鐘搖擺40-80次,好像扯著皮膚按摩一樣。搖擺幅度視身體各部分皮膚的鬆緊程度而定,皮膚松的搖擺幅度可大些,皮膚緊的搖擺幅度要小一些,每次搖擺10~30分鐘不等。擺力分強、中、弱三種,視患者病情而施。挑完出針後按常規處理傷口。

十四、挑罐法

按病情需要先進行某一種挑法,挑後以針口為中心,加拔一火罐(火罐的大小及吸拔時間長短視病情和部位而定)。起罐後,把血跡抹淨,常規消毒皮膚和針口。

十五、挑藥法

又名挑提法。按病情確定挑法,挑畢,視病情取一些藥物敷貼在針口上,以加強其作用。放藥後用膠布固定,保護傷口,防止感染。囑患者定時來複診換藥。

十六、挑灸法

先按病情需要進行針挑,挑畢,再在針口上放一如綠豆大小的艾炷,點燃作灸。灸至痛甚時,即可壓滅其火,不必燒盡其艾炷(應灸多少壯視病情而定)。灸後不必搽藥,包紮好針口即可。

十七、機挑法

是用機器代替人工操作的一種挑治法。自1958年正式用於臨床,至今已研製過5種型號的針挑機,各有其特點,這裡不詳述。

【主治病症】

針挑療法可以治療內外、婦、兒和五官科的多種病症。它不僅對功能性疾病有效,而且對某些細菌性炎症和實質性腫物也有一定的消炎散結作用。

一、胃脘痛

一般取肝俞、脾俞、膽俞、三焦俞、足三里等穴,臨床上應辨證取穴,採用挑筋法,其次用挑擺法。每l~3日挑一次,5~ lo次為一療程。

二、腹痛

針挑治療腹痛,不論急性慢性,取點以阿是穴為主,手法則按中醫辨證法,分明虛實而施治。虛者補之,以細針輕佻筋,實者瀉之,以粗針放血重擺,或加拔罐。如疼痛向腰骶放射者,加挑背腰部壓痛點;如屬感暑痧脹、絞腸痧症,則應在臍周用。「鉗痧法」治療,靈活結合。對一般的腹痛症,可用針挑機治療。急性腹痛,以愈為度,不計其數;慢性腹痛則每1~3日一次,每日挑l~3點,10次為一療程。

三、胸脅痛

取阿是穴,酌情配以期門、肝俞、肺俞、膈俞、身柱、脾俞、膻中等穴。以挑擺法為主。療效不顯著時,可改用挑筋法。挑治數次無效者,應注意檢查原因,針對病因治療。

四、腰痛

取腰部阿是穴(疼痛部位)進行針挑。寒濕者,加腰陽關;濕熱者,加委中;腎虛者,加腎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