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始載於《中國植物誌》。
【拼音名】Zhe Jiānɡ Linɡ Zǐ Xiānɡ
【英文名】all-grass of Chekiang Chelonopsis
【別名】鈴子三七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浙江鈴子香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elonopsis chekiangensis C. Y. Wu
采收和儲藏:根,秋季采收,洗淨,鮮用;莖葉,夏季采收,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60cm。具根莖;莖直立,四稜形,多少具硬毛。葉對生;葉柄長0.4-3cm;葉片披針形,長3-15cm,寬1.5-4.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漸狹成長柄,上面面脈上有具節的細平伏毛,其餘部分疏生硬毛,下面脈上疏生具節細平伏毛,弧狀網結顯著,網狀細脈稀疏,邊緣具銳淺鋸齒。聚傘花序二歧,腋生,具3-5花;小苞片2,披針形,比花梗長;花萼鍾狀,長8-10mm,花後囊狀增大,長達2cm,具4-5個不等大而鈍的三角形齒,外面疏生具節平伏毛,後變無毛;花冠二辱形,鮮紫色,長3-4cm,上唇全緣,下唇3裂,中裂往較大;雄蕊4,前對較長,花絲具微柔毛,花藥2室明顯叉開,前方具須毛;子房4裂,柱頭2淺裂。小堅果長圓形,具長約1cm的翅。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林緣草叢中稍陰濕處。
資源分佈:分佈於安徽、浙江和江西等地。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散風寒;通經絡;消積。主治風寒感冒;咳嗽;筋骨酸痛;食積腹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服,9-15g。
【各家論述】《安徽中藥志》:用於外感風寒,食積,筋骨酸痛。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