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藥:黃芩10克,丹皮6克,生白芍10克,炒白茅根30克,藕節10克。
功效:清熱養陰,涼血止血。
主治:鼻衄(血熱型)。
用法:涼水浸泡1小時後,水煎,兩次取汁約400毫升,分兩次溫服。
說明:鼻衄原因雖多,但均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且不離火熱之邪為患,無論實火還是虛火,均可損傷經脈血絡導致衄血,臨床主要以肺、肝、胃火最為常見,如《外科正宗》卷四有云:「鼻中出血,乃肺經火旺,迫血妄行,而從鼻竅出。」此之謂也。《濟生方》言:「肺主乎氣,血藏於肝……隨氣上逆,故為鼻衄。」
方中黃芩性寒味苦,功能清熱解毒,尤善清上焦肺經之火。李時珍彙集了前人經驗,提出了黃芩特長,說它擅治諸失血,歷代醫家著作中也多見論述。《本草經》中說它能「下血閉」,是指黃芩又有消除瘀血之功效。白芍苦酸微寒,酸能養血斂肝,苦能下火降肺氣。清代醫家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謂白芍能「瀉肝火、安脾肺、固腠理、和血脈、斂逆氣……治鼻衄」。丹皮善清血熱而又活血,使血熱清而不妄行,血流暢而不瘀,虛熱實熱均能清,與白芍相配,並調氣血,對肝經鬱熱重之出血尤為適宜,合用和血行血,斂而不滯,涼而不遏,合古人之所謂「能止血者,瘀去而新血自安之意」。白茅根涼血止血,宣肺利尿而不傷陰,對肺火上升迫血妄行之鼻衄療效很好,再配藕節收斂止血,全方清熱養陰,涼血止血,虛實病症均可使用,或者以此方為基礎加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