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養殖技術

麝是野生動物,過去麝香的來源全靠「獵麝取香」,由於捕殺過多,麝的數量大減,瀕臨絕種邊緣,為了有計劃地發展麝香生產,除積極保護野生資源外,變野麝為家養成了一項重要課題。自1958年以來許多產區先後開展了養麝試驗,探索了一些方法。現將野麝家養技術簡介於下。

一、麝生活習性

中國訓養的麝主要是林麝(MoschusberezovskiiFlerov)為中國西南針葉林內一典型林棲動物,在闊葉林、灌木林、針闊混交林也可看到它的蹤跡。體小而靈活,能上樹,為一種避敵適應,也與它喜愛食松蘿的習性有關。佛曉和傍晚時活動頻繁,獨居生活,成獸循熟途活動)半成獸滿山亂竄。性怯懦,聽覺、嗅覺都很敏銳,遇有異樣聲響即迅速逃遁。公麝有在矮樹樁上摩擦臀尾的習慣,而留下蠟狀分泌物。食物以松蘿為主,也吃嫩枝葉等。幼麝年餘即發情,公麝間有爭偶現象。交配期在每年十月到次年二月份,懷孕期六個月,春末夏初產仔,每胎產1~3仔。初生仔麝身上具斑點,約兩月後消失。公麝約一年後有香,但此時質不佳,量也少。

林麝的分佈從現有資料看來,分佈限於中國境內,文獻記載有四川、甘肅、陝西、湖北、貴州等地。在四川與馬麝交錯分佈,本種在交錯區內約在2400~3800m或2400m以下的地方棲居,為該地帶的優勢種。

二、麝捕捉

四川省的獵人利用麝的生活習性,主要採用獵狗追逐和架設繩套的捕捉方法。

1、獵狗追逐捕捉:獵人發現麝的新鮮糞便,足跡或在矮樹樁上遺下的蠟狀分泌物時,將獵狗放出,獵人隨後追逐,使麝被迫上樹。由於麝極度怕狗而不注意人,即用竹竿或林枝將大小固定的繩套(不用活套)套到麝的頸上,然後將麝拉下樹幹即刻抱捉。此法對麝的機體損傷輕,麝的存活率高。根據群眾經驗,為縮短捕捉時間,捕捉時可先放次等獵犬,待其發現麝而發出叫聲後,再放出養精蓄銳的上等獵犬來迫使林麝迅速上樹,立即用繩套將麝從樹上拉下,放人背簍中,置林蔭處休息,讓人與麝隔離,待其安靜後,再送往臨時設立的基點。

2、架設繩套捕捉:利用麝循熟途活動的習性,和根據麝足跡,留痕的新舊,判定麝和行徑,然後用特製的、緊密的60~100cm長的麻繩做一活套,架設在麝覓食和飲水常經過的地方。先在地上挖一小塊陷阱,設有開關,把樹枝壓下後將活套的另一端捆於樹枝上,再用土和苔薛等覆蓋活套及陷阱上的開關。麝途經陷阱時,觸動活套上的開關,便能把麝撐吊套住。此法不易控制時間,即使發現早,也易由於撐竿彈力強而使麝受傷,大多死亡。

經過觀察發現,林麝從被捕到圈養初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麝有膽怯的特性,受到持續的、強烈的驚恐刺激和強烈運動後,引起內臟機能紊亂或障礙,如呼吸、心跳加速(呼吸可超過正常值30次/分的5~6倍,有的經2~3天仍不能恢復),精神沉鬱,減食或拒食,反芻停止,從而誘發疾病以至死亡。死後屍體解剖後一般為肺臟充血或鬱血,心臟出現代償性肥大,心內膜或心臟冠狀動脈呈現條狀的出血痕跡。因此,在捕捉、運輸過程中,要注意減少驚恐刺激,以降低林麝死亡率。

基點應設臨時圈捨(能利用房屋更好),隔成單圈,使林麝入圈後不再受新的刺激,安靜休息4~6天,恢復正常採食和反芻後再運走。運輸時力求時間短,可逐個用木框裝運,適當掩蔽,少見陽光和少受外界因素干擾,途中除管理人員給飼料和飲水外,避免其他人接近和參觀。

三、圈捨的設計

圈捨建築要適合麝的生活特性,並以經濟與適用為原則。地勢要比較高,乾燥,排水比較良好,鄰近要有一定的清潔水源,飼料生產和供應比較方便。選地建圈時還應考慮少量試驗與大規模發展的佈局,近期頭數和長遠規劃相結合。若需大規模建場飼養,還要注意不佔用良田和選擇交通比較方便的地方。

圈捨的形式不拘,為照顧麝喜獨居和夜間活動的習性,面積宜寬大。據我們的體會,飼養初期的野麝平均每頭占房面積2~3m2,露天活動場面積5~8m2。在有一定的馴化基礎時,平均每頭占房1~2m2,活動場面積4~6m2。隨著家養馴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圈舍利用率和容量可相應增加。

圈捨圍牆離地面高度,野麝圈牆高約4m,而家養馴化後的麝圈牆高約3.5m。若圍牆加蓋伸出牆壁30~40cm,則可稍低。牆壁上或附近不能有麝起跳的梯蹬。牆腳應有適當的排水孔,牆外開排水溝,以使活動場不積水。圍牆的建築材料可因地制宜,用土、木板、磚石或其它材料均可,以堅固耐用、經濟節約為原則。

房舍可修在活動場中間或一側,供麝避雨雪、陽光曝曬及母麝產仔用。房簷高與圍牆高度相同,房舍內分隔成數個小間(小圈),每小圈設窗和互通的小門。隔離的高度需2.5m。在活動場上離圍牆一定的距離需植樹和設置60~100cm高的木架之類的附屬物,以遮陰和供麝活動用。飼養人員宿舍和飼料加工貯放所必須的房舍須建在緊靠麝圈的地方。

四、麝飼養

麝由野生到家養,飼養條件和飼料品種等變化很大,據我們觀察,麝的飼料品種很多,麝對飼料的適應性也較強。利用農副產品的潛力較大,這就給在不同地區開展野麝家養提供了物質條件。

1、飼料的品種與貯存:為使飼料能終年銜接,要求採摘野生飼料的同時還應種植一些家種飼料,建立一定的飼料基地。主要家種飼料品種有四季豆、蕎子、萵苣菜、眉豆、綠豆、黃豆、鉀豆、南瓜、紅苕、胡蘿蔔等。

麝所採食的大部份青飼料一般是鮮喂,但為了在缺乏青料的季節飼喂,也需干貯部分青料。葉類飼料在晴天採回隨即曬乾,放於乾燥處保管;豆料要在盛花期采收全株,放在通風的地方或捆把搭在架上陰乾,不宜曝曬;塊根類的紅茗、胡蘿蔔等可窖貯或切成片乾燥(曬乾或烘乾),有的山區還有一種野生灌木果實——紅籽,產量大,也是麝喜歡的飼料,在冬初果紅時採摘,因量大,應盡快乾燥,四季均可飼喂。飼料若干貯不當,被蟲鼠咬壞或受潮霉爛則定會降低飼料質量或不能飼用。

2、飼料的配製:麝的口糧組合要著重注意青、粗以及精料的多品種,這樣既營養全面,又增進麝的適口性。麝是反芻動物,按其消化生理特點,應經常保持和加強瘤貫內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動,故在日糧的搭配上要著重注意飼喂青、粗飼料,並需要較大量含纖維素的飼料。在日糧中如沒有或缺乏纖維性飼料,其他營養儘管充足,仍不適應麝的反芻消化和影響營養的吸收。當然,其他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缺乏,也易患相應疾病。隨著季節、飼料來源的惡化及麝在不同生理時期的需要,應適當地調整日糧。在青飼料較缺乏的冬季,可以加喂適量的多汁飼料如胡蘿蔔、紅茗等。在日糧中還補加有少量的精料如黃豆、玉米等。部分飼料在飼喂前要加工處理,使麝易於吞食及消化,如多汁塊根要洗淨切碎,籽實精料可培碎生食或蒸煮後熟喂,據觀察,吃慣熟料的麝吃生料,須經過幾天才能適應,而吃慣生料的麝吃熟料,食慾有所增加,但生食可節省燃料等能源。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