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癰湯--楊景海方
【處方】敗醬草15克,金銀花15克,冬瓜子10克,蒲公英15克,粉丹皮10克,生苡仁15克,京赤藥10克,枳殼10克,桃仁6克,連翹10克,大黃6克(後下),甘草。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行氣活血。主治濕濁蘊於下焦化熱,濕熱毒邪蘊結腸腑,氣滯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楊景海方
腸癰湯--《醫心方》卷十五引《集驗方》
【別名】薏苡仁湯、瓜子湯、三仁湯、薏苡瓜瓣湯
【處方】薏苡仁1升,牡丹皮3兩,桃仁3兩,冬瓜仁1升。
【功能主治】排膿解毒。主治腸癰、胃癰。
【用法用量】薏苡仁湯(《聖濟總錄》卷一二九)、瓜子湯(《全生指迷方》卷四)、三仁湯(《醫學入門》卷八)、薏苡瓜瓣湯(《張氏醫通》卷十四)。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此為《金匱》薏苡附子敗醬散之變方,以治膿成脈數不可下之證。慮附子助熱,易以牡丹;又因敗醬難覓,易以瓜瓣;更加桃仁以助牡丹之力。
【摘錄】《醫心方》卷十五引《集驗方》
腸癰湯--《千金》卷二十三
【別名】牡丹湯
【處方】牡丹2兩,甘草2兩,敗醬2兩,生薑2兩,茯苓2兩,薏苡仁3兩,桔梗3兩,麥門冬3兩,丹參4兩,芍葯4兩,生地黃5兩。
【功能主治】腸癰,膿成脈數,不可下。
【用法用量】牡丹湯(《聖濟總錄》卷一二九)。
【摘錄】《千金》卷二十三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