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牽牛子性味苦寒而有毒,有瀉下逐水、去積殺蟲之功能,是秋季采收、價廉易得以及臨床和民間習用的瀉下類中藥,治病範圍較廣。
水腫:取本品3~9克(生、炒各半),共研細未,每以溫開水送服1~2克,日1次或隔日服。
或取本品40克,炒小茴香10克,制香附20克,共研細末,每晚睡前生薑湯調勻服3~6克。
急重症水腫:可選本品250克,沉香60克,琥珀30克,甘遂260克,共碎末為丸如綠豆大,每次溫開水送服10~50丸,隔日或隔二、三日一次。
肝硬化腹水:選本品研細末,生薑、蔥白搗爛絞汁,紅糖各4兩,拌勻後清蒸片刻,搓丸如核桃大晾乾,每服1丸,日2次。
急性腎炎、縮窄性心包炎水腫:可用黑、白丑各60克,研末,生薑500克搗爛絞汁,大棗60克煮軟去核,與紅糖120克混勻,文火蒸1小時製成膏狀,每次一湯匙,日3次服。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