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權與孫思邈

  「人生七十古來稀」,可是在初唐盛世,醫學家甄權和孫思邈雙雙逾百,有人考證孫思邈甚至活到了141歲,不僅在那個年代,就是在醫學如此發達的今天都不能不說是奇跡。但是此處我們在這裡要記述的不是他們的養生之道、長壽秘訣,而是他們對於針灸的歷史功績。


  如今人們對於甄權的名字已經十分陌生,哪怕是學習針灸專業的人,但是對於針灸的發展,他卻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針灸發展到唐代,已漸趨成熟,也正因此產生了甄權這樣的臨床大家。


  甄權,出生於南北朝時期西魏大統六年(公元540年),卒於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許州扶溝人(今河南扶溝)。甄權年幼時,因其母病而與弟弟甄立言專心學習醫術,深得個中三昧,成為一代名醫。

   


  如今人們對於甄權的名字已經十分陌生,哪怕是學習針灸專業的人,但是對於針灸的發展,他卻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針灸發展到唐代,已漸趨成熟,也正因此產生了甄權這樣的臨床大家。


   甄權,出生於南北朝時期西魏大統六年(公元540年),卒於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許州扶溝人(今河南扶溝)。甄權年幼時,因其母病而與弟弟甄立言專心學習醫術,深得個中三昧,成為一代名醫。

如今人們對於甄權的名字已經十分陌生,哪怕是學習針灸專業的人,但是對於針灸的發展,他卻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針灸發展到唐代,已漸趨成熟,也正因此產生了甄權這樣的臨床大家。

甄權,出生於南北朝時期西魏大統六年(公元540年),卒於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許州扶溝人(今河南扶溝)。甄權年幼時,因其母病而與弟弟甄立言專心學習醫術,深得個中三昧,成為一代名醫。


甄權像


甄權像

在《舊唐書》中記載:還是隋朝的時候,魯州刺史庫狄嶔患了風痺,拉不開弓了,請了好多醫生都沒有治好,甄權對他說:「請您將弓箭對準草垛,扎一針就可以射箭了」,說完給他紮了一針肩腢穴,果然刺史立即就可以拉弓射箭了。

在《千金翼方》中也有甄權治病的記載。當時深州刺史叫成綽,不知道什麼原因,忽然脖子就腫了起來,喉嚨也閉塞了,連水都吞不下去,已經三日了,情況十分危急。深州刺史派人來請孫思邈,恰好甄權在孫思邈家做客,於是孫思邈轉而請甄權為其治療,只見甄權拿起成綽的右手,在食指上紮了一針,大約一頓飯的功夫,喉嚨就通暢了,第二天就能像平常一樣吃東西了。

這兩則醫案的記述,似乎神乎其神,就是在現代醫學如此發達的今天,恐怕也難辦到,不免有人懷疑其真實性。然而,甄權的這種治療方法得到了流傳,後人沿用這種方法,又是屢試不爽,至今治療肩周炎,肩腢依然是首選穴,治療喉痺依然用商陽,並且往往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可是,如果甄權僅僅只有幾則流芳百世的醫案,那麼他還不足以躋身針灸史話的行列,他還有更重要的貢獻。

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甄權被授「少府」,與承務郎司馬德逸、太醫令謝季卿、太常丞甄立言等,擔任修訂《明堂》的重任,首開官方製作針灸圖之先河。

《明堂人形圖》是一部以腧穴圖為主,同時又配有文字說明的著作。對於這部《明堂人形圖》的編繪,甄權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他說:「余退以《甲乙》校秦承祖圖,有旁庭藏會等一十九穴,按六百四十九穴,有目無名,其角孫、景風一十九穴,三部針經具存焉。然其圖闕漏仍有四十九穴,上下倒錯,前後易處,不合本經,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也。」可見甄權的《明堂人形圖》編撰是以秦承祖所繪的針灸圖為藍本的,並用《針灸甲乙經》等著作對秦圖進行了校訂,發現了許多錯誤之處,因而甄權在糾正和補充秦圖的基礎上,新撰了《明堂人形圖》。此書是在「頭身份部,四肢分經」的基礎上,以「仰人、伏人、側人」三位繪圖,可以「依圖知穴,推經識分」,清晰明瞭,有條不紊,便於掌握腧穴定位。因此編成後很快取代了秦圖,成為唐代以來較長時期針灸醫生的必讀本,並為許多著名醫家所推崇,以至被反覆參用和轉錄。正如孫思邈所言「爾後縉紳之士,多寫權圖,略遍華裔。」《針灸甲乙經》傳至唐朝已有數百年,由於種種原因,無法避免的會出現錯誤,甄權及時地糾正了這種錯誤,並且大範圍的流傳,這樣就使針灸能夠繼續朝著正確的方向向前發展。雖然今天甄權的《明堂人形圖》已經不復存在,但是由於《千金翼方》、《太平聖惠方》等醫學著作的引錄,《明堂人形圖》很好的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對於針灸腧穴的正確定位,甄權功不可沒。

「藥王孫思邈」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孫思邈冠以「藥王」的頭銜,似乎他的貢獻主要在藥物方面,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孫思邈對中醫的貢獻是全方位的,涉及中醫的各個方面。


孫思邈像


孫思邈像

人們現在常常感歎醫生不講醫德,而在老一輩人的概念中,醫生是神聖的職業,具有高尚的品德——醫德。這裡所說的古代的醫生重視醫德與孫思邈的《大醫精誠》不無關係。

「……夫大醫治病,必先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悽愴,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其有患瘡痍、下痢,臭穢不可瞻視,人所惡見者,但發慚愧淒憐憂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孫思邈在當時就具有超凡的個人魅力,倍受世人的敬仰,這篇《大醫精誠》更是流傳百世,成為中醫大夫的道德規範。

孫思邈對於針灸也有獨特的貢獻。《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九針灸》說:「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裡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成痛處,即雲阿是,灸刺皆驗,故曰阿是穴也。」因這類腧穴既無具體名稱,也無固定部位,而是以特殊感應或痛處為穴,故稱阿是穴。此法溯本求源乃肇始自《黃帝內經》之「以痛為輸」,但是經孫思邈畫龍點睛地這麼一提,阿是之法方才大行於世,如今在教科書中已經成為與十四經穴和經外奇穴並行的一類穴位。由於阿是穴療效確切,累試累驗,至今襲用不衰。

唐以前的針灸文獻中腧穴的定位僅用「骨度法」及體表標誌法。而《千金要方》中首次介紹了手指比量同身寸法。如《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九針灸》說:「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節為一寸,亦有長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節橫度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其言一夫者,以四指為一夫」。這種取穴法的運用,大大方便了某些骨度折量不方便的穴位取穴,豐富了取穴法的內容。

在民間孫思邈享受到了他應有的榮譽,在很多廟觀中都供奉著藥王孫思邈——中國人自己的藥師佛。祈求藥王,菩薩佑我華夏子民永葆安康!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